因为我可爱,我总是有肉吃
如果硬要我说点对学校的美好印象,那么只能是食堂。
但这个美好印象不是整体上的,而是来自于一个给我打菜的阿姨。
那是我14岁左右时经历过的事。当时,我在念初二,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搞的,每天都要很晚才到食堂吃饭。
当时,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让我尊敬每个长辈的一个原因是——我真的很害怕。毕竟,我是从农村转学到城里的孩子。
可能是因为我长得可爱,噢不,必须是因为这一点,打菜的阿姨看到我来食堂,总是对我说一句:“小朋友,你来啦。”似乎说的就是“小朋友”,因为我当时的个字很矮,看上去就像个小学生。
于是,我笑着对阿姨说:“阿姨好。”大概是这么一句话。因为小时候,爸妈就教育我要对人礼貌,要经常叫人。我家隔壁住着大伯大妈,我平均每天笑着叫“大妈”30多次。
正是因为本人有礼貌,又可爱。那个打菜的阿姨总是照顾我一点。她知道我那个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总会送给我两条红烧鱼。
真的,我不骗你。当时,还没有物价飞涨,我也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叫做“经济危机”,每顿午饭也就一块五毛钱。这一块五毛钱,包含着一道荤菜,和两道素菜,以及无限量的饭。
如果当时,让我自己买那两条鱼的话,那么我的伙食标准就会从每顿1.5元每顿,提升到每顿2元甚至2.5元了。可这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我当时每月生活费200元,但是还能存下90元(似乎是这个金额)。
所以,正是因为那个打菜阿姨的善良和友好,我才能每天吃得饱饱的,开开心心去上学。也正是因为那个慈眉善目的阿姨,我才对学校保持着一丝美好的回忆。
噢,对了,长期实现这件事的前提是——打菜阿姨是老板;去吃饭的时候比较晚,餐厅没什么人,老板的心情还不坏:长得和我一样可爱,而且要懂得尊敬长辈。
前两点,我知道很容易实现。
最难的是第三点,因为今年再萌的你,都追不上曾经的我(那么可爱)了。
好怀念那个因为我可爱,我总是有肉吃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