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

思维逻辑:宏观的目标趋向

2020-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刘鸿文

上次节目我们谈到了在微观的层面上,如何去把握生命型事件的一种系统思维——规律根蒂。

这次我们把视角升高,看一看宏观的整体。

对于整个儿的一个完整生命型事件,一定有一个整体和宏大的“目标趋向”。

举一个例子:

既然要说生命型事件,那我们就上升到最宏大和复杂的生命型事件——物种演化。

这够复杂了吧?但它依旧有一个总体的目标趋向。

1859年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他说,高等生物是38亿年前的低等单细胞生物分化演化而来。

可到了上个世纪人们发现,在生物进化之前还有一场分子进化,也就是由无机小分子进化出有机大分子,再由有机大分子进化出生物高分子,由此,才出现了生命。

可不仅如此,在分子进化之前,还有一场原子进化。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向后,从1号到100多号,恰好就是原子的进化过程。

最初出现的是1号元素氢,氢逐渐演化,出现了氦,又出现锂…

原子进化之前还有没有呢?

还有,叫做粒子进化。

137亿年前,宇宙从能量状态爆发成质量状态,最初出现的三种基本粒子——夸克、轻子、玻色子。

这三种基本粒子经过演化,变成了原子。

好,我们回头梳理一下这一段演化过程。

粒子进化——原子进化——分子进化——细胞进化——生物进化——人类社会进化,六大进化过程,却几乎是一系演进,最终变成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

仔细想想,我们其实都是由夸克、轻子、玻色子进化而来的。

物演是不是一个复杂的生命型事件?这点几乎母庸质疑。

但是,如此复杂的事件,我们却也能观测到一个总的目标趋向。

即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稳定到震动。

把握住这个总趋向,我们再去读一些关乎“未来”和“过去”的书,就都能够读懂了。

有人预测未来将会构建一个新的体系,叫全球脑(往期节目有提到)。

为什么?

因为你自己看这个趋势,在未来,人类社会一定会再一次进化,变得更加复杂、高级、不稳定。

《未来简史》的作者说:“未来会分为两个阶级,一个是神人,一个是无用阶级,无用阶级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就是没有地位。”

很多人问:“那这些人不会让社会更动荡吗?”

当然会,因为这符合一系演化的总目标趋向。

如果你对这个学说感兴趣,可以去买一本王东岳先生的《物演通论》,深入探究,我们就不再展开。

好,我们再将尺度拉小,看一看现实事件。

印度的眼镜蛇该如何解决?(往期节目)

你初期来看,好像根本没有什么目标趋向。

但是当英国政府下达政策之后,却出现了一个趋向——“利益驱动”。

因为高价悬赏,所以民众开始饲养眼镜蛇,只为了利益。

这个时候要做的,是调整和改变出一个新的目标趋向,或者顺应这个趋向去改变战略。

怎么改变出一个新的目标趋向呢?

比如达成共识——如果你能让所有人都认为,眼镜蛇害处无穷,那么眼镜蛇就会被民众自然的消灭。

那如何顺应趋向呢?

我们回头看看中国的“麻雀”,为什么万千民众自发主动的去除麻雀?

因为建国初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粮食都是命。

追求粮食的高产,就是那个时候人们的利益驱动。

只需要下发一个政策,在利益驱动下的人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将这个难以掌控的生命型事件,按照你的方式去运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