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夺冠》

2022-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永远的有理数

女排拼搏精神影响了我们一代人,她们拼得太狠了,现在看仍然像当年一样热泪盈眶。

但也如当年一样心酸——她们像机器一样去超强度地去训练,也像机器一样去生活。

这样的想法也是看了《夺冠》才敢说出来。

她们是竞技体育的运动员,但她们也是人,年轻人。她们也应该有自己该有的喜怒哀乐,感情隐私。

体育是一种精神,当年的五连冠给中国打了一针强心剂,兴奋剂,让全体中国人焕发了生机。当年的她们是肩负使命的人。但是不可否认她们肩负的压力也太大了。

记得马家军正热的时候,王军霞参赛,她老家的父母官都到她家去看电视等着她再次夺冠。她父母在接受采访时竟然说“孩子啊,你看这么多领导都来给你助威,你就是跑死了也要把奖杯捧回来啊”

善于共情的我每次提起这件事都会哽咽。以至于谁要说让娃练体育我都非常反对。

郎平带领美国队打败中国队,有了国际视野,也对排球有了新的认识。她对国家队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

国家强大了,国人的自信心也逐渐地增强。女排的姑娘们也可以专心打球了。

除了打球,她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生活……

总之,放下包袱的姑娘们在对阵巴西的比赛中焕发了极大的热情,每一个人都为自己心中的梦想拼尽全力,最终夺冠。

想想现在的孩子们,她们原本也可以有更轻松的生活,但是做父母的我们放不下,贯有的思维模式让孩子也不自觉地紧张。

也许,真该认真反思一下这样的事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