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书吧好文关于写作 生活

《苏东坡传》:活在当下,是年轻人典型的幼稚病

2017-08-23  本文已影响4021人  陪你读书_
《苏东坡传》精读第3天

嗨,早上好,亲爱的小伙伴们。

欢迎收听麦家理想谷陪你读书栏目。

今天我们将一起品读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中的“王安石变法前的苏东坡”这一部分。

在上一篇中我们讲到,苏东坡在守孝期满后回到京城,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但是就在他从官不久后,这个帝国就迎来了一次空前绝后的变革,后世有人评价说它挽救了这个王朝,有人却说它提前葬送了这个国家。

对于这次在后世都饱受非议的变革,苏东坡自始至终都持反对意见,甚至为此赌上了他一生的政治命运。

苏东坡初入政坛,是在王安石变法之前。仁宗嘉祐六年,朝廷任命他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于是,苏东坡离开京城,告别了父亲和弟弟前往任命地。

初登仕途的苏东坡是心神不宁的,他经常和弟弟苏辙互通诗函,相互唱和,以排解心中的忧虑,在激励苏辙的同时也提醒自己,“人生到处何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他第一次尝到了做官的滋味,但似乎不比想象中的要好。判官的职务没有繁重的公务,他一方面感到寂寞与乏味,一身抱负无处施展;另一方面却也使他有足够的闲暇可以外出遨游,或游山玩水,或拜访古迹,倒也乐得自在。

苏东坡从一开始踏入政坛时,就显示出了他今后一生的轨迹:既能伏案埋于公文,又能亲近自然;既是一位心忧天下的儒者,又是一位能够独善其身的“隐士”。

苏东坡心直口快,说话时从不避讳,也总是真诚待人,总以为别人都是好人,从不去看他人的短处,因此常常“因言获罪”。

幸运的是,苏东坡有一位得力的助手——妻子王弗。

王弗知书达理,聪明沉静,在务实际、明利害上也远胜于苏东坡。就像《亡妻王氏墓志铭》中写到的“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王弗常常帮苏东坡辨别那些过于坦率的泛泛之交和表面上看上去的好人,让苏东坡远离他们。

得益于妻子的忠言劝告,苏东坡少了很多麻烦,也能继续率性地结交朋友,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

苏东坡在任时,心系百姓,解百姓疾苦。他所出任的地方,都能得到百姓的拥戴。有一个十分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苏东坡一生都在治水和救旱。在凤翔,苏东坡有了他第一次救旱的经历。

那时正逢陕西旱象出现,长时间的无雨让当地百姓认为,只有通过向神灵求雨的方法才能缓解旱情,而求雨正是父母官的职责。

只要能为百姓排忧解难,苏东坡都乐意为百姓做。当他看到农户因久旱无雨而焦虑,看到枯萎的禾苗而不安时,苏东坡决定写一篇“祈雨文”为百姓求雨。在祭祀上,苏东坡大声朗读“祈雨文”。似乎感受到苏东坡的诚心,他的第一次求雨成功了。

然而苏东坡第二次求雨未能如愿以偿。苏东坡是信神灵的,他相信冥冥之中上天会有某种旨意,或许这也正是他日后经历无数苦难却依然顺应天命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苏东坡是一个达观乐天之人,可能这样一种听天命的观念也是他的某种信仰,让他在经历无数风风雨雨之后,依然乐观地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自己的命运。

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知天命、顺天意的,这并不是某种妥协或无条件的逆来顺受,它是一种在不幸面前依然乐观走下去的勇气。

苏东坡也信鬼,但他不怕鬼。书上记载他有好几次智斗“鬼怪”的经历,他对“鬼怪”从不妥协,有好几次都把它们从人体中“逼出来”。

也许这也是苏东坡身上浩然正气的体现吧,他坚信自己身存正气,自然也就没有理由去害怕鬼怪了。

所谓自信人生三百年,正因为这样一股自信让他在面对现实中一个个“鬼怪”时,依然能够坚定地告诉自己可以战胜它们,让他度过人生一个又一个坎坷。

在凤翔的那段日子,苏东坡遇见了

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两个人——一位挚友,一个政敌。

挚友在他落寞之时给予帮助,政敌成为他后半生的宦途中最大的克星。

挚友是当地陈太守的儿子。有趣的是,苏东坡与陈太守关系极差,却与他儿子陈慥一见如故,抒情言志,颇为投合。

后来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而当时陈慥正在黄州,于是苏东坡的政敌提议让苏东坡贬去黄州,想借他当年交恶的陈太守的儿子去对付苏东坡。谁知道,陈慥并没有迫害苏东坡,反而成为苏东坡在黄州时最好的朋友。

这也算是苏东坡人生的一大幸吧。

其实一生中幸运的成分很重要。它往往在你黑暗中给你点点星火,而且这星火是你所意料不到的。它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刹那出现,又刹那消失,帮助你走过艰难的人生旅程。

政敌则是章惇。章惇为人豪爽大方,才华也不错,自然成为了苏东坡的朋友。然而,他的这一位昔日好友在后面的日子,却成了一位狠毒的政客,并且成了他后半生政治生涯最大的政敌。

现在回过头来看,苏东坡早年似乎就已经发现他的这位朋友不会是个淳厚善良之人。因为有一次章惇不顾生命危险在峭壁上题字。苏东坡说:“子厚异日得士,必能杀人”,因为“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日后苏东坡的预言果然得到了印证。

古来成大事者往往都是不顾自己性命之人,只不过目的不同。若将这种勇气用于行侠仗义,便成了济世救国的英雄,但是若将这样的勇气用在权力斗争和排除异己上,便只能贴上心狠手辣的标签。

仁宗驾崩后,苏东坡被派了一个监督干活的职务。

仁宗嘉祐九年,他解除官职,回到四川。次年正月,又回到京城。

英宗在位时,他在史官任职,那年五月,他的妻子病逝。十年后,苏东坡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艳之词,可见他与第一位妻子的感情之深。

次年四月,老父苏洵病逝,于是苏东坡又回四川守孝了两年零三个月。守孝期满后,他续弦了他前妻的堂妹。

神宗熙宁元年,苏氏兄弟又回到了京城。自此之后,他们兄弟二人就再也没有回过故里一次。因为此次回去后,他们就陷入了政坛的漩涡之中,并且之后就宦游四方,再也没能回去。

初入政坛的苏东坡,万万没有想到一场席卷整个帝国的政治风暴马上就要来了,而眼下的一切只不过是那场浪潮的前夜罢了。

【今日话题】

今天的内容是苏东坡一生四大时期中第一个时期。这一时期,苏东坡初入仕途,创作也进入发轫期。虽然因为官职原因,满身抱负无处施展,但因为达观乐天的态度,使他能够寄情山水,结交朋友,在生活中为日后的创作积累经验。对这一时期的苏东坡,你有什么认识或者感想吗?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如果你喜欢麦家理想谷的“陪你读书”栏目,也可以写下你对谷主麦家说的话。

麦家理想谷正在奖励爱读书的人。我们发起“七天陪你读完一本书活动”,有名家导读,原创音频的精读小组,欢迎你加入。早上7点30分,陪你读书15分钟,一周读完1本书,一年你比别人多读48本书。读书,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就是回家。也许你正在上班途中,或是在发呆……无论你在哪儿,很高兴遇见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