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印象

临沂:银雀山汉墓《孙膑兵法》竹简展

2019-01-04  本文已影响15人  2018栏杆拍遍

         上接:《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1)》

         本文为第2集,主要介绍《孙膑兵法》,《武经七书》中的《尉缭子》《晏子》《守法》、《守令》等竹简和部分木牍,汉墓中出土的乐舞俑和说唱俑等实物。

        下图、 孙膑兵法图中为孙膑画像

         孙膑,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齐国(阿、鄄之间)人,孙武的后裔,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受膑刑致残,故称孙膑,后为齐国军师,创造了“围魏救赵”、“减灶诱敌”的著名战术,著有《孙膑兵法》,曾失传千余年。1972年4月,银雀山一号墓出土《孙膑兵法》竹简222枚,计16篇,澄清了孙武、孙膑各有其人,各有兵书传世的史实

下图、孙膑兵法竹简

下图、国画《桂陵之战》,图中文字为:魏伐趙,趙急請救於齊。齊威王以田忌為將、孫子為師。田忌引兵之趙,孫子曰: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於處,老弱罷扵內。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其街路,衝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是※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于魏也。田忌從之,魏果去邯鄲,於齊戰於桂陵,大破梁軍。        歲在辛未起久畫

下图、古代兵器:

下图、阵法图

下图、八阵图       看到这幅“八阵图”,不禁想起了杜甫的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诸葛亮当年在长江边上所摆下的战阵,是这样的八阵吗?

下图、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除了两部《孙子兵法》外,还出土了《晏子》竹简103枚。

下图、《晏子》,又名《晏子春秋》,是后人根据春秋末期齐国名相晏婴的事迹整理而成。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晏子》竹简103枚,为研究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下图、六韬

    《六韬》,作者、成书时间不详。北宋时被列入《武经七书》。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六韬》竹简136枚,为研究这部兵书的成书年代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下图、尉缭子上部照片为古代兵符之“虎符”。

      《尉缭子》,战国军事家尉缭所著。北宋时,被列入《武经七书》。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尉缭子》竹简72枚,证明了这部兵书确系战国时代的作品。

下图、守法、守令等十三篇

      《守法》、《守令》等十三篇,是以据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竹简中的一些篇题木牍为线索整理而成,纠正了传世本《尉缭子》、《墨子》、《管子》中的一些错误,为研究这些书的源流和??提供了重要线索。

下图、中国古代简牍的起源与发展。

下图、木牍 文字未录

下图、此木牍,字迹非常小,然而非常清晰,专柜保存,可惜隔着玻璃拍摄不清楚。

下图、1972年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的“桃核”(左)和“栗子”(右)。

下图、1972年银雀山二号汉墓出土的陶俑

下图、1972年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

            左为帛画全貌,分为三部分,上为“天上”,中为“人间”,下为“地下”。

            右上:帛画“天上”部分放大照片。右下:帛画“地下”部分放大照片

下图、帛画“人间”部分放大照片

下图、:1974年银雀山八号汉墓出土的“陶马陶车”。 右陶俑

下图、1974年银雀山八号汉墓出土的“乐舞俑

下图、1974年银雀山八号汉墓出土的“说唱俑

下图、简牍集粹

      下图、简牍很多,但字迹都不是很清楚,至少隔着玻璃看是这样,而我还要尽快赶往机场,来不及细看和拍摄了。

下图、这是“竹簡陳列廳”后面正在建设中的“兵学城博物馆”,其主建筑面积4827平方米,分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成之后,将全面展示《孙子部分》和《孙膑兵法》等诸多兵书。

          全文完

原题  (原创)银雀山《孙膑兵法》竹简展     2014-09-29 12:58:23  发表

2018.12.31    阅读(465)| 评论(18)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