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诸刺王僚入刺客列传,要离刺庆忌:我为什么不能入传呢
引子
公元 585 年,吴国寿梦开始称王,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整军备武,西攻楚国,会盟诸侯,奠定吴国强盛的基础。吴王寿梦不仅治国很有一套,而且在治家上也很有水平。
他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夷昧、四子季札。季札是寿梦四子中最贤明的一个,因此深得寿梦的宠爱,寿梦想要把王位传给季札,可是季札不肯接受。于是寿梦临终前 ,把几个儿子叫过来交代说,长子诸樊先继位,王位要兄终弟及,最后能传给季札,谁也不能把王位传给儿子,诸樊哭着答应了。公元前 561 年,寿梦去世,诸樊继位。
(唉,也不知老吴王作这番交待时,有没有考虑季札之后,王位应当传给谁。)
《史记》载:“欲立之,季札让不可,於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
要说寿梦这四个儿子也是兄友弟恭,生长在王族之家,却并不争权夺位,而是彼此谦让,互为支援。这原本是一件好事,是很多国家在传位时都做不到的事,但是这件事发展到最后却还是演变成了一出人伦悲剧。看来,权力这种东西的反噬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没有很高的德行、智慧很难驾驭得住。
奇怪的传位方式
诸樊继位后,对于季札不能继位十分愧疚,他怕自己活得太久,等轮到季札当王时也老了,有负老吴王的初衷。所以他想出了一个主意。当时吴国在晋国的帮助下一直在和楚国争夺地盘,所以诸樊就亲自带兵上战场,想让自己死在战场上,以便加快这个兄终弟及的过程。结果诸樊征讨楚国大胜,但是他自己被敌军射死。
诸樊死后,余祭继位。余祭觉得诸樊不是真死在敌人之手,而是为了传位给季札,故意寻死的,所以他也带兵出征,死在了外面。这兄弟二人求义得义,也算是真性情中人。 余祭死后,夷昧继位,他倒是没有故意带兵出去打仗,但过了些年后就得重病死了。临死之前他要传位给季札,也不知道季札是如何想的,偷偷跑到了别国,坚决不肯当吴王。
我们已经无法得知季札是如何想的。要么是他很明白,这种兄终弟及终非稳妥之计,对于国家的延续没有好处,所以不愿意当王,要么就是他本性如此,根本不愿意当吴王。不管是哪种原因,季札这一跑,就让吴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接连发生了几件惨事。
专诸刺王僚
公元前 527 年,吴王夷昧病死,季札又逃到了别国,谁来当吴王呢?所以说老吴王寿梦当时也不知道犯得什么糊涂。留下了这么个难题给他的子孙。夷昧的儿子公子僚认为父亲死了,原本应当接位的叔叔又跑了,那就只能是自己当吴王了,所以就想当然地继位称王。可是公子光认为他这是不义之举。根据老吴王寿梦的遗嘱,王位传到季札这儿也就终止了,现在季札拒不接位,那这吴王之位就应当是自己了,公子僚继位当王,这是大不义之举。所以就暗地里谋划着要杀吴王僚而自立,重续长幼有序的传统。
这件事情里,还牵扯到另外一位历史名人,那就是伍子胥。伍子胥为报家仇攻灭楚国,就结交了公子光,知道公子光要杀王僚,于是就推荐了勇士专诸给他。公元前 515 年,公子光乘王僚的亲信力量都出征在外,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行刺杀之事。据说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专诸琢磨了王僚的喜好,专门到太湖边一家饭馆里用三个月时间学做鱼,然后以厨子身份进入公子光的府里。
到了宴请吴王僚的那一天,专诸藏短剑于鱼腹之中进献,吴王僚闻到了鱼的鲜美味道极为兴奋,但还是让卫兵把专诸浑身上下搜了一遍,这才让他把鱼端上来。就在放下鱼盘的一眨眼功夫,专诸从鱼腹中抽出短剑,照着王僚的胸口扎了进去。鱼肠剑果然不愧为绝世名剑,锋利异常。王僚虽早对公子光有所戒心,身着甲胄,仍然被鱼肠短剑穿胸而过,当场气绝身亡。而专诸也被吴王僚的卫兵一拥而上砍成了肉泥。
王僚死了,专诸也死了,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乃以专诸之子为卿。葬于苏州阊门内,以“专诸巷”以纪念。
那把在历史上也是顶顶有名的鱼肠短剑也从此不知所踪,难觅踪迹。
要离刺庆忌
庆忌,吴王僚的儿子。自幼习武,勇猛过人,有万夫不挡之勇,世人都很敬佩,就连邻国也有不少勇士投靠在他门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夺得王位。他十分惧怕吴王僚的儿子庆忌为父报仇。因为当时庆忌在卫国扩大势力,准备攻打吴国,夺取王位。
要离,吴国人,出身刺客世家,他虽天生身材瘦小,形容丑陋,但却甚有勇力,是当时有名的剑手。要离这个人不仅武力不错,也颇有智谋。吴王阖闾要派人刺杀出逃在外的吴公子庆忌,又是这个伍子胥推荐了要离。说实话这个伍子胥在用刺客这方面还真是有天赋,推荐了两个刺客,还都成功地用惊天一刺改变了局势。
要离是个狠人,他知道庆忌勇武过人,平常手段断断不能行刺成功,所以使出“苦肉计”,为了取信于庆忌,他献计让吴王杀死自己的妻儿,再断他一臂,便可消除庆忌的疑心。吴王心有不忍,要离回答道:“一个战士,怎么可以享受家庭的温暖呢?大王只需要在我回来之后厚葬他们就行了。”
要离的这一招”苦肉计“说是史上第一狠计也不为过啊,他假意触怒阖闾,让武士断其右臂,然后投入监狱;又把他的妻子抓起来。后来,伍子胥又设计让要离越狱逃走,吴王再次震怒,下令杀死他的妻子,并焚烧、弃尸于闹市,真是惨绝人寰啊!为了与自己毫无关联的王族之间的权力之争,要离竟然连亲情都不顾了。你要说他是为了百姓免于战乱,理由未免有些牵强,庆忌本身也是个有作为的年轻人,难道庆忌就不能带领吴国走向强大吗?可你要说他是为了富贵或虚名,也说不通,因为要离在刺杀成功后,也自杀谢罪了。
要离到卫国投奔庆忌。庆忌看他右臂已断,妻子被焚尸于市,也由不得他不信,因为就连庆忌也无法相信,一个人可以为了莫名其妙地刺杀任务,会自残身体,把家人当作牺牲品。于是庆忌将要离视为腹心,并一同由卫乘船返吴复仇。在船上,要离乘庆忌不备,用短矛刺死了庆忌。但庆忌临死前叹服要离勇猛,交待手下不要杀他,要离深知罪孽深重,于是自杀身亡。
刺客列传无要离
刺客列传,是太史公《史记》中的一篇列传。全文五千余字,共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刺客,其中专诸、聂政、豫让、荆轲被称为“四大刺客”。
战国末期唐睢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话:“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专诸,聂政,要离三人的刺杀行动都堪称壮烈,为何专诸聂政可以入传,而要离偏偏无缘呢?
曹沫能入传,因为他是为迫使齐国退还占领的土地,从大义上说是为了国家利益。专诸能入传,因为吴王僚在王位继承上确实不算太厚道,所以专诸行刺也算是有申张道议的成份。豫让入传,这根本就没有任何疑问,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待之。聂政入传,则是出于士为知己者死的义气,并且聂政先尽孝再尽义的安排,也让人无可厚非。荆轲刺秦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即有国士的气节,又有时代的风骨。
可要离呢?刺杀庆忌是吴王阖闾为了斩草除根,是叔杀侄,无大义名份,此其一也。要离自残杀妻以取信庆忌,妻子何过之有,有背人伦,此其二也。投奔庆忌,庆忌以心腹待之,要离行刺,不义之举,此其三也。所以同样是吴国内部的争权夺利之争,但专诸可以入传,而要离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