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创业每天写1000字餐饮江湖

你方唱罢我登场,餐饮行业的黄金发展期即将来临

2018-12-27  本文已影响5人  豪虾传蒋毅

这几天收到很多朋友的私下留言,其中不乏一些互联网从业者,对我有关小程序的观点表示赞同,也有一小部分有不同意见,认为我对互联网人有不懂产品的偏见。结果沟通下来,发现他们完全误会了我的意思,甚至,我们说的都不是一个事,为了避免引起误会,今天日志专门说明。

首先需要表明态度,我对互联网从业者没有任何不敬,相反,内心深处我一直是非常佩服互联网从业者。这个行业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做得好,能做出成绩的基本都是精英分子——毕竟,学历,学识和眼界等基本条件摆在那里,门槛比其他行业要高很多。

那为什么我又不看好互联网人做实体经济呢?我仔细想了一下,我说实体经济确实不对,应该说餐饮行业,因为我对其他实体经济并不懂,我的主要认知和判断,都是基于我对餐饮的了解,也因此,今晚的日志,就主要是说明,为什么互联网人不适合做餐饮实体。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但变化最大的是最近这20年。而如果要针对这20年浓缩一个关键词的话,我觉得就是“互联网”这三个字。因为从1998年开始,一直到现在这20年时间里,几乎所有的商业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影子,也因此成就了一大批互联网企业。

互联网企业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流量为王”,不管是最开始以搜狐,新浪和网易为主的门户网站时代,还是后来的BAT时代,以至于到现在的腾讯系和阿里系双寡头时代,在长达20年的竞争中,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在拼“谁能获取更多流量”。

流量代表一切,催生出来的互联网从业者,从骨子里就有“流量思维”,一谈到产品,就会条件反射般的思考流量获取的渠道和数量。如果投入一个互联网产品,那前期所有的努力,都是不惜一切代价获取流量,在竞争对手大量出现前,先跑到安全区,否则就可能白费力气,因为互联网只认第一名。

互联网行业有一个说法,说的是先别管流量怎么用,你先得把流量抓在手里再说。当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奉行“流量为王”的企业策略后,那么最近这20年成长起来的互联网从业者,他们脑袋里也就容不下其他逻辑,在考虑任何产品时,都会最先考虑如何最快,最大程度的获取客户流量。

但,遗憾的是,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流行了20年的“流量为王”开始变得不灵光,或者换个说法,当现在全国的商业都分为阿里系和腾讯系,当流量被稳稳的控制在他们手里后,流量为王从某种程度上失效了:光谈拥有流量的话,谁也超越不了腾讯和阿里这两大巨头了。

那怎么办呢?这恰好也是最近这几年各类商界精英和经济学家在研究的问题,最后大家得出几乎一致的结论,那就是长达20年的“流量怎么获取”这个问题已经进入尾声,接下来将进入“流量怎么应用”的阶段,因为凡是能被互联网改造,能被互联网拿来吸引流量的行业,基本被改造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是手里的这些流量应该怎么应用。

而能承接流量的,将是前几年一直被唱衰的实体行业,其中,又尤其以餐饮行业为龙头,因为它的行业特殊性(高频,社交化等),使得这个行业将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拥有超越其他实体行业的先发优势。因为大量的互联网从业者,会基于“流量去向”的思路,开始杀入线下餐饮行业。

这也就是前几天我提醒餐饮同行,在2019年要注意小程序的原因所在。有朋友可能有疑惑:互联网的高精尖人才进入餐饮,给餐饮做赋能,应该是可以让餐饮变得更好,我为什么不看好他们呢?这其实是朋友们的误读,我的话需要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互联网行业和餐饮行业的结合,会呈现出两种形式:其一是以互联网为主导都“互联网+餐饮”模式,也就是由互联网从业人员主导,餐饮作为辅助的形式;其二是以餐饮人为主导的“餐饮+互联网”模式,也就是由餐饮从业者主导,互联网作为辅助的形式。虽然表面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开餐厅,但实际上完全不同。

我非常认同餐饮+互联网,认为这是餐饮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的餐饮行业从业者,必须要具备基本的互联网思维,懂得合理运用互联网工具,改变传统的行业陋习和弊病,用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来让餐饮行业跟上时代的进步,谁能提前适应这个趋势,谁就可能做出超越同行的成绩。

但我非常不看好互联网+餐饮,因为互联网人士根深蒂固的“流量”思维,他们对于讲究慢功夫的餐饮行业是难以忍受的,因此,如果以互联网人士为主导,他们在设计餐饮时,就会不自觉的抛弃一切影响速度和规模的模式,而这恰好是餐饮行业最大的痛点所在。

国内的餐饮行业,一直是一个传统行业,拥有全世界数量最庞大的吃货,却没有出现像肯德基和麦当劳一样的餐饮霸王企业,其根源就在于这个行业在管理人才上的严重缺乏,互联网人进入餐饮,他们能带来很好的思维,甚至能带来很好的工具,但他们解决不了餐饮人才的问题,尤其是管理人才。

毕竟,互联网公司可以坐在办公室就搞定流量的问题,单纯依靠技术人员就能维系公司的正常运转,但餐饮企业需要的是现场掌控能力,它是一个勤行,需要扎扎实实的驻店管理能力,没有任何一家餐饮公司,可以坐在办公室就把餐厅的所有问题都解决掉。

而互联网流行和热衷的通过培训增强认知和能力,在餐饮行业也同样失效。因为餐饮的管理能力,既无法通过看书来掌握,也不可能通过听一些培训和讲座就立即拥有,他需要多年的现场管理经验,需要与各类人群的交道才能慢慢积累起如何维系一家餐厅的正常运转。

基于这样的现实,再牛逼的互联网精英,他们如果用互联网思维来做餐饮,一上来就追求快,追求规模,追求速度,那与当下的餐饮现实是背离的。国内目前没有这么牛逼的团队能支持这种对“速度”的追求,这也就是我不看好“互联网+餐饮”的根源原因所在。

餐饮行业即将迎来最黄金的发展机会,因为它天生就具备最大的流量承接和转化能力,但它要想良性发展,需要以餐饮思维为主,然后嫁接上互联网思维,而不能是相反。对互联网人来说,接下来是痛苦的开始,因为他们会发现自己所擅长的互联网玩法,在餐饮行业将处处碰壁。

对于餐饮人来说,则意味着不可多得的历史性机会,当然,这里的所谓“餐饮人”,指的是那些真正用心做餐饮的人,而不是走在歪路上的餐饮人,现在很多餐饮人也在追求快,但很遗憾的是:单纯就追求发展速度而言,餐饮人在互联网人面前,实在是不值一提,可以瞬间被干得体无完肤。

餐饮人真正的机会,恰好就是互联网人最不擅长的线下运营,互联网精英再厉害,他们也不可能通过书本知识就把如何开餐厅学会,更不可能通过什么牛逼的管理工具就把餐厅管好了,在没有摸爬滚打的实战经验和积累下,互联网精英是搞不定线下餐饮的运营和管理的,光是与员工打交道,就会让他们焦头烂额。

因此,前面20年是互联网从业者最风光的20年,但风水轮流转,接下来20年,将是线下实体经济风光的时代了。如果你认同这个大的趋势判断,那么就应该开始沉下来练餐饮的基本功,做好与互联网人合作的准备:用自己的长处去结合互联网人的长处,然后借助好的工具,通过优势互补,以把握餐饮的超级机会。

否则,作为一个餐饮人,不好好研究餐饮,却舍本逐末的研究互联网,其结果就和互联网人不好好琢磨产品,跑来开餐厅一样,大家变成疯狂比拼各自最不擅长的东西,最终除了各种噱头和一地鸡毛之外,可能谁都落不了好处,从资源上来说,我认为,这也是最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如果你压根不认同这个大趋势的存在,也不认为我的这种判断正确,那也不用反驳了,保留你自己的观点即可,完全可以当我在这儿瞎说,坚持你自己的判断,该干什么就继续干什么,我自己其实也在反思,作为一个餐饮小老板,不应该来不来就谈什么大趋势。

这显得很傻,很天真!

·

——作者蒋毅:豪虾传创始人,四川卤煮龙虾创始人;国内首家餐饮小老板社群【豪侠汇】创始人;从事餐饮近10年,16年作为川派龙虾代表,受邀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