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出现空缺的原因分析

2020年高考一大亮点就是强力推出“强基计划”,一改过去的自主招生。
强基计划都是985院校开设的基础学科的改革试点,主要是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拔培养顶尖人才。从国家战略层面或人才培养来看,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改革,一是所有的985院校根据自己院校的优势学科从全国范围内招录成绩优异的考生,从而为国家培养顶尖人才;二是从考生个人来说,如果能够被985院校强基计划录取,意味着将来本硕博连读,终将成为国家栋梁。
从2020年报名的形势来看可谓是爆满,有的专业可以说是千里挑一。但是从最终录取情况来看,形势又不容乐观,许多985院校都出现了空缺,就边人人向往的北京大学也存在着人员招录不全的现象。
如此高调推出的强基计划,且诱惑力又这么大,为啥还出现空缺呢?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说强基计划不适合。从基发展规律来说,强基计划是第一年实行,出现冷和热都是正常的,但是限制只报一所院校,不能转专业,且所报考的志愿又少,这就大大减少了许多考生的热情。
强基计划是从国家战略层面来招收有创新有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的,一旦进入强基计划就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某项领域的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有无私奉献、艰苦奋斗、默默无闻的高尚情操,有的甚至一辈子搞研究而不被人知,因为有些是属于战略科学研究。而个人所追求的是潇洒的人生、快乐的生活,与这种枯燥无味的科学研究相差甚远。而且进入强基计划还要面临着随时被淘汰的可能,需要始终如一地刻苦学习。
于是就存在着先报名,反正强基计划是给自己多一个录取的机会,先是按最高院校的报,能被更高的院校录取就行,不能录取还可以参加后面的录取。有的是因为成绩考的好,可以达到985院校的录取分数,于是就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有的是因为高考成绩没有达到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而未被录取。
教育部对报考强基计划而提出的“十问”,我感觉还是不错的,如果能够全部达到该“十问”的要求,报考强基计划就没有问题,如果不能满足“十问”条件,建议考生还是另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