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伯正曜古传诗经

我能反对科学吗?

2020-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宗伯正曜

一切惟科学论,害处极大。

科学研究不带感情,所有的事物都能转换成数字,而这也正是它的缺点。

image

比如相亲,把对方的家庭、学历、工作、年薪等做成表格,然后一个一个的打分,按照分数相亲,这种做法等于在进行科学研究,这是在写论文,根本不是在相亲。

双方婚姻怎么能不考虑“人”的因素呢?

人的感情、缘分大于一切,当一个女孩的一颦一笑打动一个男孩的时候,那些外在条件显得无足轻重。

科学不讲感情,但是“人”是讲感情的啊。

image

科学和文学对立

科学追求严谨,绝对不允许信口开河。

而文学(文史哲艺等)讲究“活学活用”,最忌胶柱鼓瑟,最怕不知变通。

现代教育极其可怕,一旦全国儿童养成科学思维,恐怕文学后继无人,再也写不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脍炙人口的诗句了。

科学教育让孩子们变成一切惟数值论的傻瓜。

image

科学让现代文学走入歧途。学者们的论文充栋盈车、卷帙浩繁,可依然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窍不通,根本无法通晓古代典籍,看不懂古史,写不出一首好诗,更写不出一篇比拟先贤的文章。科学发展了,学者们的文学水平却更低了。不知始作,何以知绎如。

古人为何反对科学?因为“科学把人变成冷酷的石头”。一旦国难当头,所有百姓全部使用科学分析,用各种算法计算个人利益得失,还有谁肯为大义赴汤蹈火,谁会为全民族百姓慷慨赴死呢?

image

科学只会让人惟利是图。科学家从来都不提倡道德礼仪,只要能达到某种研究目的,他们解剖死尸,给小动物注射各种药物,您见过科学家们教育别人遵礼守法吗?他们是一群头脑偏执的名利狂。

这个世界上,从小教育孩子遵礼守法,提倡道德礼仪,提倡仁义礼智信等品德修养的人只有先师孔子和儒者。这就是儒学一直存在的原因,只有儒学教育士人,淡薄名利,只有不懂科学的儒者在国家危急时刻不计个人安危,绝不会分析利弊得失,大义所在,从容赴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科学以及科学家们会教育人们这样做吗?

他们只会通过数字告诉你,一切凭借数字说话。那么将来女士们结婚的时候跟男士们一点一点的计算彩礼、聘礼,要房子、车子、票子都是合理的做法,因为是老师和社会教给她们的:

不讲感情,只看数字分析的结果,这就是科学。

本文作者宗伯正曜,宗伯学(古儒学)弟子,老师:鲁姬丘子(孔子),诸葛孔明(卧农先生),宗伯牖中先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