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步骤解决,别再迷茫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了,跟我思路走一下!
我是花晨,已经给79名同学提供了关于职业规划的一点帮助。
有句话叫谁的青春不迷茫,迷茫就对了,说明你有思考,只是没有人给你指引对的方向。
多数同学说,一直都在迷茫,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着手,不了解就业环境,不了解有哪些行业可以选择,也不知道不同行业未来发展现状、前景,对于不同工作岗位的类型、薪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也了解的模模糊糊。
但是你发现没有,你其实已经知道你迷茫的点在哪里了⬆️,你只是需要我帮你顺一下思路。
还有迷茫的人,靠想是想不出一条路来的,人生规划也不是靠“想”就能完成的。
要有执行、要去做,才会知道适合你的是什么。
千万不要晚上想到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想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对方向,努力奔跑,不对,是努力去尝试,不试一下,你怎么知道你喜欢做什么呢对吧。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阿姨,近50岁了,没吃过猪皮、没吃过小龙虾,觉得肯定不好吃、不干净、有异味,直到去年,我妈妈招待了她我们家乡的猪皮特色菜、给她剥了个小龙虾放碗里,然后我的小龙虾被霸占了1/3,每次来我家吃饭必点那道菜。
没尝试过,没有发言权。
有人说,说起来简单,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啊。
好吧,跟我思路走。
第一步,排除非理想行业
先对行业进行划分。
在你的认知范围里,找到你希望从事的5个行业。
有一点需要说的是,千万别进你“永远都是外行”的行业,如果想转行,请进一个没有行业壁垒的行业,不是特别需要专业技能的岗位,这些我想大家应该都了解的。
另外,人们常常说,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请考虑一下,未来20年,你会在这个行业里越来越值钱么?
第二步,排除非理想职位
每个公司的职位分为,业务型、服务型、支持型。
业务型人才,主要开拓市场,这类工资较高,学习范围大、有利于个人发展,属于公司主角、核心部门。比如:销售、市场、运营等。
服务型人才,是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工资较低,学习范围有限,需要了解人性、做事细致,是企业形成口碑和企业形象的前提。比如:客服、客户运营等。
支持型人才,确保公司安全续航,工资相对中等偏高,学习路径清晰,工作模块化、专业性很强,公司是业务发展的基础。比如:设计、技术、行政、财务等。
你要先找要找到你希望从事的职位。
然后考虑下一件事情,是否可替代?
职位类型分为程序/非程序性的工作。
简单理解程序性工作就是流水线、固定化流程的那种就是程序性的工作;而针对对象是一直变化的人或市场,这就是非程序性的工作。
程序性工作:
认知类型:银行职员、证券分析、操盘手、出纳
体力类型:流水线员工、高速收费口、机器操作、快递员,付出体力的标准化工作。
程序性的工作,是螺丝钉工作,随着机器和软件的更新,正逐渐被替代和降薪,不是我危言耸听,银行近几年出现的自助服务真的越来越多了。
非程序性工作:
认知类型:市场、运营、设计、老师、律师、心理咨询等,面对不同的人的需求,一直在变化。
体力类型:园艺师、化妆师、健身教练、陶艺师等,面对不同市场和人的需求。
非程序行工作暂时难以被机器替代,因为机器处理非标准化需求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现在你知道那些是不可替代的工作类型了么?
对你的职位进行充分的了解,是选择的前提。
你需要做的就是多研究网络招聘启事、向职场过来人咨询,但互联网确实减少了人与人沟通的成本,在微博上、知乎上找行业大V很容易。
对于学生党而言,实习就是最佳手段,多去尝试。
第三步、测试行业+岗位组合
通过排列组合,得到你希望从事的行业+岗位的组合,然后快速进入执行状态。
测试过程中,去尝试不同岗位和行业是否适合自己,每一次尝试结束,都要进行自我思考,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行复盘。
需要多数一句的是,对于学生党来说,这样的试错成本是最低的,也是最容易找到你自己适合做什么的一个方法,大学毕业前你至少有5次这样的机会,尝试,努力,失败,再尝试,直到你找到你适合做的;而进入职场之后,随着你工作年限越来越久,你试错的成本就会越来越高,这个方法建议进入工作1-5年内尝试,且谨慎使用。
还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试错而气馁,这并不是一个一直打击你自信心的过程,每一次尝试,你都要进行复盘,进行总结归纳,这样每一次都会比上一次更接近你理想的职业目标和生活目标的轨迹,每一次试错,都是在做一个排除法,你会有成长,最终你会找到你最想要的那个状态。
第四步、深耕
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人,只要愿意,一般都能找到工作。知只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人,想来想去,往往都很难找到工作。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人,一般都能找到一份离理想不远的工作。
——刘同
通过以上三步,最短4-6个月,相信你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了,那么剩下就是找到你的理想工作了,希望你找到那个“这辈子就是它”的那个职位。
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探索你的职业目标,也可以用来探索你想要的生活,多尝试,你就会知道你适合做什么。
谁的青春不迷茫?
季羡林老先生说“人的一生中难免浪费一些时间,难免走一点弯路的。如果从小学起就能决定自己一生研究学问的方向,所学的东西也都与这个方向有关,一点时间也不浪费,一点弯路也不走,那该有多好啊。”
所以迷茫很正常,每个人该走的人路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坐在原地无动于衷才是最可耻的。
看完了,记得拿张纸,给自己先做个排除法,需要帮助的可以联系我、私信或者留言都可以。需要帮忙的可以关注我,回复:简书ZYGH,免费领取价值的800元职业规划课资源,我就是靠着这个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哒~所以想把它分享给你们
辛苦码字,记得点赞啊!
觉得有用,30s填个读者问卷呗,点击蓝字即可,本调查均为匿名填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