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即良知心理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房中术与盘古巨斧:论不能用精神分析来诠释中国文化

2017-08-20  本文已影响1169人  盆小猪

一、我想说明什么?

民间搞心理学的红人,很有几个用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过气的“巨婴”就不说了。他们的语言很有煽动性,这是大众喜欢的,也是宏大叙事所必要的。

但是他们不懂中国传统文化。因为他们没有深入到具体文化问题中去。也因为他们的老师没把他们教好。为何没教好?因为那些当他们老师的学者大多自己都没学好。

中国精神分析学派很是流行,其方法在各个学科领域里流行。于是许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都喜欢赶时髦地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但是,精神分析不仅不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而且它本身就与中国传统文化背道而驰。

本文从房中术与“性本能与压抑”、剑仙之剑与“释梦的意象和原型”两个方面,说明精神分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悖。

本文以此入手,说明一些讨论“文化”所应该采取的基本的文化学方法。

二.“无意识”概念在文化中的嬗变

我们要说明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不能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首先要说明精神分析的核心范畴“无意识”是什么。

无意识这个范畴被广泛使用。如今已是滥用。之所以说滥用,是因为大多数学者都是在精神分析学派的意义上使用“无意识”。

无意识不仅仅是心理学概念,也是哲学的范畴。无意识在心理学中,不仅仅是精神分析学派在用。别像网上有些百科,一来就表现出无意识就只能用精分来讲解那样。

西方公认最早提及认知中的无意识方面的人,是帕拉塞尔苏斯,一位中世纪伟大的炼金术师,医疗化学家。他是传说中有贤者之石的人。
在东方文化中,则要数古印度的吠陀经典最早论述无意识。下一章将“诸法无我”,我会拿吠陀医典和中医理论做比较,讨论人的“灵魂”——医学意义上的、真正的灵魂。

所以“无意识”本来就是文化学的概念,不应该把所有文化现象都解读成心理现象。

无意识自带炼金术和原始宗教的巫术实践背景。中国古代“绝地通天”之后早已没有巫术的正统传承,只有迷信。将巫术文化背景的无意识用于解读没有巫术的文化,这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无意识,英语是unconscious,德语是Unbewusste,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德国古典哲学家谢林的著作《System of Transcendental Idealism》中,接着由英国湖畔派诗人柯尔律治在其著作《Biographia Literaria》中译介到英国。

另有个词"unconsciousness",主要是指医学上的“失去意识”。

黑格尔等人对无意识也有过论述。

这些都是弗洛伊德之前对无意识的研究。

我们知道,同一个文化文本,可以有各种读取方式。但是各种方式有自身的界限,心理学的是心理学的,不可以嫁接于文化和哲学。

西方文化除神秘主义传统之外,其哲学里缺失了如中国道家道教修行一般的内心精神体证。古典哲学背景的无意识有其具体文化现象作为所指,其所指的精神状态有别于中国古代的精神状态。稍微有过静坐功夫的人都心知肚明。

有观点认为,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比弗洛伊德更早在心理学中研究无意识。

因此以精神分析学派理论为基础来使用“无意识”,这本来就是对心理学无知的表现。

时下国际心理学界普遍接受的对无意识的描述引用如下:

The unconscious is where most of the work of the mind gets done; it's the repository of automatic skills, the source of intuition and dreams, and anengine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leeting perceptions may register in the unconscious mind long before are aware of them.

The unconscious mind is not some black hole of unacceptable impulses waiting to trip you up, but it can be the source of hidden beliefs, fears, and attitudes that interfere with everyday life. Most forms of psychotherapy aim to bring into conscious awareness many of these hidden hindrances, so that we can examine them and choose how to deal with them.

由此可知,无意识的性质包含一下几个要点:

1.大部分意识活动在无意识领域内进行。
2.无意识领域储存着与生俱来的技能,支持着直觉和梦,推动着意识对信息的处理和解读。
3.无意识领域内的潜在的信念,恐惧和态度会干涉人的日常生活。

我们以此为标准定义,在对房中术材料的处理中,说明我们的论点。

三.你真的了解“房中术”吗?

首先要说明,房中术不是双修也不是采补!

双修理论的系统化在中国古代很晚出现。那是明清时期内丹东派和西派的事情。不过双修也是修真。

我们聊文化,必须有文本作为依托。没有文本,都是浑扯。比如有人说老子说的“玄牡之门”“天地根”就是“B”和“屌”,因此这是房中术思想的根源。这种无稽之谈纯属扯淡。

文化学的讨论不能脱离文本。那么反过来说,中国古代的文本里没有精神分析,所以用精神分析来解读中国古代文化就是脱离文化文本。

房中术最早的文献和文物要看马王堆。

文物是“玉饰仗把行气铭”,内容如下: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行气铭》拓片

再综观马王堆出土的医典,如《天下至道谈》《(马王堆)医方》等,可知古人对房中术的研究基于以下考量:

1.婚姻的和睦是社会和谐的一部分。
2.性生活的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关。
3.性生活的方式可以用于养生。
4.夫妻双方的阴阳合和与大道契合。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房中术与那些用“明妃”修无上瑜伽的“外道邪魔”不同,与“华藏宗门”那样的邪教不同。房中术是与公共卫生和心理有关。

马王堆典籍《十问》中有对“何故阴与人俱生而先身去”这一问题的解答。

原因是:“饮食弗以,谋虑弗使,讳其名而匿其体,其使甚多……”

那么,房中术怎样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其效用的?《合阴阳》一篇讲述有如下步骤:

1.候五欲之争。(即后来房中术讲的“五候”)
2.执十动:十动而不泄精。(后世《玉房秘诀》有详解。)
3.接十节:例如虎游、蝉附等。(是十种导引术动作,类似《医心方》“九法”。)
4.观八动。(观察女性的八种动作。可参看《素女经》所载“十动”。)
5.听五音:女性发出的喘息声。
6.察十已:兴奋到高潮的十个阶段。
丹穴图

通过上述材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性本能与社会文化不是压抑的关系。性行为的适度是对性健康的促进。性健康带来的心理健康和心性的修炼有助于人的自我提升。

人的性行为应该从人之所以为人,即“人本”的层面去定义。

性的无度释放才会造成对身体的伤害,所以,没有被“压抑”的性把它自己压抑住了!

被社会压抑的性本能不是人个体的性本能,而是在社会文化中被曲解的“性”符号。

《黄帝内经》谓: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不治已病治未病。

心理疾病尤其要在“未病”时施“治”。然而,心理学的“治未病”已经进去公共卫生的范畴,并且和社会文化,社会意识相关。

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的“天人”“阴阳”“顺逆”是与性相关的基本范畴。这些范畴如果用哲学的术语和思路去解读,就是哲学史的思考,如果讨论这些范畴在具体历史社会中的思想背景,就是思想史的思考。

但是除了主流的书籍文献为载体的文本,还有大量非掌握话语权的群体的文本,这些文本对那些基本范畴都有所涉及,却在另外的意义上使用他们。对这些文本做研究,就是文化学的研究,然而文化学并不排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这样才能尽可能还原文化的真实。往往这些文本流传为当今生活中的话语,而生活中的话语被个体用于构建他自己的心理世界。这才是文化与心理的交叉研究的取径。

三.盘古巨斧与剑仙:自我与原型

(一)自我与自我意识:非一非异

接下来,我们讨论精神分析的另一个被滥用的概念“自我”。

自我(self)与自我意识(self awareness,不可以用conscious),非一非异。

自我意识的诱发,需要外界环境的刺激。

然而,外界刺激却不能决定被意识到的自我的内涵。

因此,外界刺激是自我意识的诱因,自我的发生与外界环境无关。

在mirror test的实验中,动物如同人类,都能“意识”到“自我”。由此可以推测,自我的原生是立足于生物的生存本能。

生存本能是生命个体维持个体存在的行为的动机。生存本能包含有个体生命对自身与外界的分别的判断。

但是,个体生命的自我意识在生存本能层面发生之后,不会对个体生命的行为造成质的改变。

相较于动物而言,人类的自我随着人的社会化成长完善之后,自我意识会带给人有意识的行为改变。

因此,生存本能原生出的自我,只是自我意识这种“反应”所必然而然地需要的一种对象。

这种自我,是空壳,是自我意识的功用。

在生存本能层面,自我意识为体,自我为用。这时,自我意识与自我本就没有界限与区别。

这样,才能使生存本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个体生命强烈的将自身区别于外界,将此时此刻的自身与过往和未来作分别,同时,能发挥出本能激发的生命能量。

这个自我,如果仅仅就其本能的性质而言,也可以被认为是“本我”。但是,这个“本我”,不可能受到任何压抑。

因此,我们认为,精神分析学派的“自我”是一个不恰当的概念。

(二)剑仙:创世神识还是创我神话?

人类的自我觉醒,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创世神话。

中国的“创世神话”是“创我神话”,所以,不能套用西方精神分析解读西方神话的模式。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最早记载于已佚的《三五历纪》中。其内容现散见于《太平御览》等书中。

对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信息做提取,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1.宇宙在盘古觉醒之前是混沌状态。天地的分离以盘古的意识的觉醒为诱因。
2.盘古的意识觉醒是自发自觉的结果。
3.盘古意识觉醒之后,才能创生出世间万物。

所以,这个神话的原型是:

1.人类自我的觉醒使人类意识对外界的认识脱离了混沌状态。
2.人类自我的觉醒是人类意识在进化中发展的必然。
3.人类自我的觉醒是人类劳动改造世界的前提。

从自我觉醒,才有了相对于人而言的世界。人所能意识到的世界,在自我的影响下,永远是“人化的自然”。

在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巨斧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意象。

在传承弗洛伊德的性欲的观念的精神分析中,“斧”这一类意象,往往包含两方面意义:性器官和对压抑的反抗。

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这类意象有着不同的含义。

明代毕坤的武学著作《浑元剑经》谓:

剑者,决也,断也。必内而决七情,断凡息,内三宝得以浑化而至于纯阳,此内而剑学之筑基,内壳通而坚实也。(内外篇序)
夫剑乃儒雅中之利器,有正直之风,和缓中锐锋,具温柔之气,灵则通神,玄能入妙。
其为德亦若人也,资禀于阴阳炉火之炼,性成于元亨利贞之能。
习得形剑成于外,则剑气备于内,是尔身心自有主。其为用也,可……斩七情、断六欲而绝淫根;破异术,灭妖通以除恶党。
神智从生,豁古今于亲目;谋猷克布,协治化以感通。儒之御侮,以此而威行;道之降伏,以此而欲空;释之真空,以此而功成。(剑髓千言)

由此可见,剑与斧这一类兵刃,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并不是象征着欲望,而且象征着超越凡人的境界,象征着人与自然融合的力量。

因此,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的原型,没有将自我作为渴望突破压制的生理欲望,或生本能

《浑元剑经》中关于体用的妙处,是中国古代各家思想发展、圆融的结晶。

作为古代“剑仙”的传承的重要文献资料,《浑元剑经》还提及“人剑合一”和“气剑、神剑”的特点。

剑在“气剑”和“神剑”的运用中,是人的气与神所表现出的、形同于剑的性质和功效。剑的品性,被人心化用。

被人心内化的剑性转化为人的心性。剑的意象,就是这种心性在发挥作用时所借助、寄托的心理意象。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自我的产生,与自我意识一体;自我的觉醒是生存需要的必然结果,但觉醒的自我具有超越本能的文化属性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就是将文化视为文本,研究就是对文本信息的“读取”。特定层面的人的社会行为所讲述的,就是文化文本。但读取的过程必须借助特定文化中的文献文本作为参考,否则就会造成文化偏见。

用精神分析去诠释和读取中国古代文化,就是一种文化偏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