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与资产荒交替出现是一个必然的经济现象
“资产荒”,一般来讲是指过多货币追逐过少的资产,造成资产价格普遍虚高。“钱荒”,实际上是一种货币在银行体系内的暂时性供应不足现象。一方面是货币过多,另一方面是货币流动不足,二者交替出现成为我们的经济现实,而在这现实背后隐藏的是必然的规律性的经济现象。
我们回顾一下近几年来,不止一次发生的“钱荒”,再联系到我们过去常常所说的“资产荒”,总结归纳如下:
年份 备注 化解措施
2007年-2008年 钱荒 央行有效干预
2009年-2010年 资产荒 央行有效干预
2011年-2013年 钱荒 央行有效干预
2014年-2016年 资产荒 央行有效干预
2017年-? 钱荒
钱荒与资产荒有不同观点的解释,而且从不同的方面去解释会产生不同的结论,甚至是相反的结论。本文尝试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职能以及货币流动的角度去阐述钱荒和资产荒交替出现的必然原因。
钱荒的本质
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具备严格的发行机制,相对复杂,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央行在账面上不做“亏本生意”,即不论实行何种的货币政策,央行最终要收回更多的钱,否则借出的多,收回的少,商业银行和企业不用经营就能从央行赚钱,谁还会做别的生意呢? 那么,按照这个规则,央行发出去的钱最终都会回到自己手里,而且比发出去的时候更多,难道钱荒是必然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现实中从未出现这么荒谬的情况。这说明央行以外的社会得到了足够的钱,足够偿还源于央行的债务。这些钱从哪来呢?唯一的答案还是央行。显然,在前一轮货币流回央行之前,央行用另一轮发行制造了更多的货币,推向全社会。然后新一轮发行的货币必须用另一轮更大的发行来平衡。
如此往复,我们完全可以说整个社会需要不断地“借新债还旧债” ,最终的债主都是央行。这样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只要国家开始用央行发行信用货币,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数量就会稳步地增长,永不停息。
那么央行不断的发行货币的依据是什么?钱会不会因此不停贬值呢?这就需要把金融和实体经济结合起来考虑。央行一般不会直接给企业放贷,而是通过商业银行放贷。商业银行会给有偿还能力的企业放贷。企业从银行贷款必须要有实体项目,用贷款形成一份比贷款本身更大的资产,这才能用盈利偿还本息,不至于破产。的确有一些企业没能完成这个任务就破产了,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说,央行发出的贷款最终在大多数企业形成了更大的生产能力,或是让这些企业能制造更好、成本更低的产品。
社会总的生产能力和货币供应同步增加,就不会有失控的通胀。这些新增生产能力意味着更大的社会总资产,正好也提供了更多的抵押,让央行有理由向全社会(包括政府)“借”出更多的钱。这就是实体经济和信用货币发行之间的配合,是大部分国家竭力保持(或达到)的经济状态。“钱”就是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多起来的。反过来说,要是央行没能完成释放更多贷款的任务,钱就会在动态过程中流回央行,形成钱荒。
资产荒的形成原因
我们先来看一个理想的状态:政府和央行印钱,企业生产,银行做中介,所有的企业和个人都会努力扩大生产,制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把资产变的更值“钱”,银行则按照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评判资产,依据资产发放贷款,让最能创造财富的企业(个人、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货币。
但在现实中,银行无法直接评判“创造财富”,只能根据市场价格来评价资产的价值;企业也不会考虑什么是“财富”,而是利润第一,无限地通过市场收集货币作为利润。换句话说,市场价格决定贷款流向、市场决定贷款偿还能力。
不过,从央行到银行,再到消费者,其中要经过许多环节才到最终用户,这就有了投机和炒作的空间。市场的精髓在于供需决定价格,有人出钱收购市面上某种东西,无论他是否拿这东西去消费,都会抬高价格。而对于企业或者有钱投资的个人来说,市面上的东西自己可以不消费,也不拿来搞生产,但只要有涨价预期就可以买入,涨价了再卖出赚钱。所以,只要有资金干预,即便基本需求不变,市场上的“资产”价格也可以大幅涨落。
银行当然不喜欢这种能造成坏账的风险,但银行同样喜欢利润,也没有能力分辨每一份资产到底为什么增值。所以在投机风潮刮起来的时候,银行也会直接或间接地跟进放款。市场也会对这些资金照单全收。这正是我们身边的现实。
购买者往往不是因为自己真的需要这些东西,而是认定了可以在涨价中赚钱才买入。但不管基于什么原因,银行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根据涨价后的价格来认定资产价值,根据炒作利润来确定企业盈利前景,从而发放贷款,支持了价格进一步上涨。这就是“资产泡沫”。央行通过商业银行贷款,间接吹起了泡沫。这就是所谓的资产荒。
资产荒引发钱荒
资产泡沫意味着价格远远超出成本。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畸形价格会错误地引导资源配置,造成巨大浪费。当资金都涌向投机行业时,其他行业相对就会缺少资金,实际利率会上升。
在市场经济下,资金代表的是人力、原料、土地等资源。资产泡沫促使人们在产能过剩的领域,多付出了天量的劳动,而这些劳动本来可以在其他行业转化为有效的消费品,或是加快经济增长率的投资,这就是泡沫的第一个害处。而泡沫的更大危害在于破掉的时候。泡沫破的越晚,损失越大。从全社会来说,泡沫价格越高,生产高价产品浪费的资源越多。
从银行的视角看,泡沫资产越多,抵押能力就越强,被用来炒作泡沫的贷款就越多。一旦泡沫破裂,显然贷款偿还无望,都成了坏账。从央行的角度来看,泡沫破裂意味着央行以外的社会总资产价格下降,不能再抵押此前那么多贷款。正如前面所说的,发行货币是个动态过程。央行新发的货币减少,但此前放出的资金还要按时返回央行,市面上的钱自然就少了。钱紧张的时候,无论自己的贷款是否因为泡沫破裂变成坏账,银行都要控制贷款额度,以应对流动性风险。至于暂时持有货币的成本,损失的利息,在流动性风险面前都是小事。
银行不放款是自保,其他企业拿不到贷款可是要命了。大部分企业本来要靠贷款当血液,突然拿不到贷款,只能停工减产,艰难度日,甚至走向破产。企业破产、压缩产能,在银行视角看来意味着新一轮的资产缩水,必须继续减少贷款,规避风险,这又会打击新一批急需资金的企业,给银行更大的压力。经济就此进入恶性循环。所以有的时候,或是商业银行,或是央行自己,会主动地收缩资金,戳破已经很大的资产泡沫,客观上无差别打击了投机行业和实体经济。最终会导致钱荒。
商业银行不是导致“两荒”的罪魁祸首
商业银行是经营资金的中介机构,中央银行发行货币,通过商业银行投向实体经济,资金是实体经济的润滑油,是用不断增长的实体资产抵押出来的纸片。虽然今天的银行还是企业,目标还是赚更多的钱,但既然“钱”的增长,在于实体经济的指数扩张,那么银行的“本分”就不应该是简单地追逐高回报,而是应该把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保障实体经济的指数增长。这样央行才有足够的理由制造货币,商业银行才有长久的利润。
不过,凡事说来容易做来难。 “实体经济”是个很宽泛的定义,里面既包括机床厂、重化工业,电子研究所等核心产业,也包括玩具厂、装修队、物业公司等外围配套产业。所以,具有可操作性也符合实体经济逻辑的金融操作方案必然是一个量化的复杂规划,根据技术升级路线、产业链配合和资源现状,对各行业、各地区乃至各企业做出具体的融资指导意见,规定银行能自行操作的融资空间,而且还要根据最新的形势随时调整。很显然,银行既不愿意给自己带上这样一幅枷锁,也没有制定这种规划的能力。既然没法做细致的规划,央行的手段就只能根据市场上流动性情况收放资金,而商业银行也只能在政府机构和央行的既定政策下谨慎的投放贷款,往往是阶段性的放,阶段性的收,结果就是在钱荒和资产荒之间摇摆。
总结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制度下,资产荒和钱荒的交替出现是一个必然的周期性的经济现象,无法规避,因为现实世界不存在理想化的经济学模型,只有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实时、准确的干预才能有效缓解资产荒和钱荒所带来的市场负面影响。
文|Lebo
说明:文中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数据。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Tinadreamer,关注获取更多原创干货,带你体验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