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在秦可卿丧葬期间,王熙凤代理宁府的内务。
凤姐不愧是“脂粉队里的英雄”,接手后,马上建立了各项制度,并重新分配人员,各司其职。
凤姐雷厉风行,以身作则,不畏勤劳辛苦。天天于卯正二刻,就到宁府点卯理事。卯正二刻,按现在时间来说,是早晨的6点半。
对于违反规定的,处罚毫不手软。在一次点卯中,有一较为体面的那人,点卯时迟到,说是睡醒后尚早,又睡了一个回笼觉,所以迟到,希望凤姐宽大处理,饶个这一次。
但凤姐没答应,对于第一个违纪人员,凤姐拿出了雷霆手段,打了二十大板了事。‘
至此,凤姐的威信渐浓,宁府的下人,不敢有违抗之人。
这样凤姐宁府、荣府两头跑,忙得凤姐脚不沾地。但凤姐喜欢这样的感觉。忙、累,但心里快乐着。
其间,与贾琏同去苏州的丫环昭儿回来了,从昭儿口中得知,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已过逝了。而贾琏要大约年底才能回来。
对于林如海的死,似乎毫无波澜,就是贾宝玉听了,也只是担心林黛玉,担心她不知哭成怎么样了。
而秦可卿就完全不同了,就出殡那天,凤姐放声大哭。里外男女,见凤姐出声,都忙接声嚎哭。
凤姐的哭,是真的。她与卿氏犹如姐妹一样亲。
在出殡的路上,秦氏的规格之高,更令人匪夷所思。“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那王祭棚,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祭棚。”
这秦可卿到底是何等人物,竟然有这么多的大人物,为她搭祭棚送行?
其中北静郡王水溶,更是亲自前来。还因听曾宝玉是衔玉而生,想要亲自见上一见,以此有了宝玉谒见北静王水溶。
看这两回,有个现象很耐人寻味。对秦可卿的死,只见贾珍的真情悲痛,却不见秦氏的丈夫贾蓉,贾蓉到哪儿了?在干什么?怎不见他痛哭流泪?难道他真的一点也不伤心,还是心里对秦氏有厌恨。
除了贾蓉之外,秦钟的表现也很令人意外。
按理秦可卿与秦钟,虽不是亲姐弟,但胜似亲姐弟,但秦钟却像死了一个陌生人一般,看不出秦钟的悲伤。
宝玉还怕因人多,恐秦钟受了委屈,便把他拉到了凤姐处,有个好待遇。
其间,这三人还互相玩笑,凤姐在挥手谈笑间,就把宝玉秦钟读夜书的书房材料备齐。
秦钟不是有情义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