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儿的酒文化

2020-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温室绿萝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关于酒的千古绝句和优美篇章。

陶渊明的“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美酒佳人相映照,何等的诗情画意。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视死如归的悲壮和激昂,多么的令人敬佩。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被人美誉为酒仙而非酒鬼。

白居易的酒逢知己千杯少,唯当美酒引陶然”,同友人一起开怀畅饮并结下深厚友情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唐寅何等的自信与豪放!

南宋诗人陆游“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蜜意 !

宋代诗人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望月怀人盼望团圆的思念之情跃纸上

古人饮酒,对环境要求是很高的。

春饮宜郊,夏饮宜庭,秋饮宜舟,冬饮宜室,夜饮宜月.

古代诗人,以文会友,以诗下酒,酒中有诗,诗中有酒。

用诗词描述着:清流绿水间的饮酒歌唱——传达着远离世俗喧嚣、纵情山水的乐趣,能不感恩大自然的恩赐!

表达着:忧国忧民、怒发冲冠的报国志——展现给我们的是古代知识分子,心系天下、敢作敢为、催人奋进的伟大人格,能不激人向上!

讲述着:窗前明月的故乡情、独上西楼的长相思——对故土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传递的是真诚、纯洁、优美的情感,净化了灵魂,陶冶了情操。

看到了:春光乍泄的蝶恋花、斗霜傲雪的一剪梅——诗意的文化,诗意的生活,让我们看到美,感受到美,把美收藏于心,修身养性,完善自我。

二妹年轻时常常参加酒局,有品位的酒局也让人难忘。

酒长或是资历深的人会指定每个人举杯表达心意,有词能达意的,也有拙嘴笨腮的,抑或引吭高歌的,常常是笑语欢声。

这是比较有情趣、比较文明的酒局。

二妹记得父母在世、家丁兴旺时,一家人举杯畅饮,或朗诵古人的诗词,或点评家人的文章、词句,或是引吭高歌,亦或成语接龙。记得有次成语接龙,老婶不大会接,竟也憋出句“烟熏火燎”,满屋都是笑声,笑老婶在烟熏火燎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文化水平,笑声中饱含着浓浓的爱意和尊敬。

随着酒文化的发展,与酒文化一样久远的是酒桌上劝酒、酗酒和酒后无德等丑陋的酒桌文化,已形成畸型陋习。

不文明的酒局也比比皆是。

有次二妹的丈夫酒后回来,进屋后就大骂,原来是酒喝多了闹的,昔日的好友吵架了,各自拂袖而去。

社会上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你不喝,我不喝,白酒啤酒往哪儿搁?

你不醉,我不醉,马路牙子谁来睡?

二妹有次中午,看到一男子,上半身趴在三道街路南的马路牙子上,后兜儿里的手机露出一半,响了一遍又一遍,路过的人都驻足观望,发感慨:怎么喝这么多呀,喝多了怎么没人管啊,这要是冬天准得冻死……

二妹心里说不出是酱油味儿,还是醋味儿……

现在酒桌上过度劝酒,逼酒,已成习俗; 酒后乱性、反目成仇、拳脚相加也是屡有发生。更可悲的是,多少人为此而陨命。

现在喝酒是不是变成了单纯的喝,酒中的内涵是不是不重要?

酒文化是不是也只剩下了"酒"字,文化还要不要了?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包括酒的制作、品法等。

现在酒的制作也变了味儿:假酒、劣质酒、勾兑酒,真正粮食酿造的酒是少之又少。

品酒法也由“品”变为喝、灌。

喝酒的方式也由浅斟慢酌,变成“左转弯,一口干”。

二妹的丈夫有次醉酒,进门后躺在地上已然不能挪动,婆婆气得脱下鞋,用力抽打丈夫,丈夫居然意识还清醒,嘿嘿笑着:妈妈生气了……

二妹在朋友圈里吐槽

二妹向朋友圈吐槽

还能不能好好喝酒了?

全社会都要提倡:理性饮酒、健康饮酒、适当饮酒。

酒大伤身,伤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身体,还伤了朋友间的情谊,伤了家庭的温馨和睦,伤了与儿女间的情感,伤了对婚姻的向往,伤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在酒局中,大家相互劝酒、敬酒本是正常的社交行为,但劝酒过度、拼酒过度要适可而止。

我们不能让几千年的酒文化就这样变了味儿。

额手庆幸,现在中央出台了“禁酒令”。为广大干部提供了一道“挡酒牌”,给那些爱“发酒疯”的干部戴上了“紧箍咒”,不仅减少了财政支出的浪费,又提高了公务员的形象,也避免了多少家庭因醉酒后产生的矛盾和争吵。

二妹劝诫饮酒者:不要因为酒而丢了文化、文明和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