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成了我所讨厌的人
文/金刚葫芦妈
![](https://img.haomeiwen.com/i8960524/93bf954995b4d875.jpg)
最近一个很火的视频,一个萌萌哒小男孩,大人问,“你长大了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啊?”他回答我想成为爸爸。
有人会觉得他爸爸一定是一个在孩子心目中了不起的人,可结果完全出乎预料。大人接着问“为什么呢?”他回答“可以收拾妈妈了啊”
“妈妈天天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巧克力不行吃,饮料也不让喝,葡萄干也不让吃,葡萄可以吃…”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捧腹大笑,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单纯可爱,可是我这个刚刚做了母亲的人却笑不出来。
在孩子的世界,妈妈是唠叨的。
曾几何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妈妈会为了我生一点小病而担心几天,一遍遍的打着电话询问,直到我确定一点问题都没有了,她才能安下心来。
妈妈会为了别人对我的一点冷眼,而怨恨别人。我一边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一遍鄙夷着她的心胸狭窄。
记得妈妈跟我说,小的时候会追着我喂饭。我心里十分不爽,难道孩子饿了自己不会吃么?都是大人惯的这种臭毛病,或者是孩子根本就不饿,你们偏要喂。
我也曾与妈妈辩论过这些问题,最终的答案是我理直气壮的搬出各种育儿专家的理论,妈妈只有叹气到“等你长大,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
我心里默默的想,长大了我一定不做这样“讨厌”的妈妈。
可是,我现在也变成这样讨厌的人。
我开始半夜起来不停的摸着他的小手小脚,看看是不是冷了热了,后脊骨有没有汗,他蹬被子我就一遍遍的给他盖啊盖啊…
他晚几分钟吃奶,或者吃的少了,我就想着办法的给他增加奶量,增加辅食。生怕他长得不够好。
想起曾经与妈妈争锋相对的谈话,我真是汗颜,总以为与妈妈争辩获胜是一件多么骄傲的事情,总以为我的学历高了,知识多了,我的话就是真理。
原来,在爱的领域,语言的雄辩、知识的储备、专家的理论都是浅薄的。他们站在道德、伦理、理论的高度上去评论爱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网上有个很火的文章叫“别用你的爱来伤害我”大概讲的就是父母打着爱的名义去做一些伤害了孩子的事情。
你的反驳我能理解,从孩子的角度去这样说,我也一度以为无懈可击。可是,我猜想这篇文章的作者一定不是一位母亲,他不能理解母亲的心情;她一定也没有做过母亲,她没有经历过育儿的全过程。
有些人,遇见了才会了解;有些事,经历了才会懂得;有些苦,吃过了才知道感恩,有些感情,失去了才知道珍惜。这就是人生,人生无非一场遭遇,为了遇见更多自己的不曾遇见,感受更多自己的从未感受!
站在甲的位置上去看待乙所经历的事情,终究不会感同身受,有一句俗语说的很好“你经历的天大的事情,不过是别人家眼里死只耗子”。
所以,才有了“三季人”和“三观相合”等等高大上的词句,说到底,其道理也就是没有切身经历谈什么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