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表格
今天,小宝的兴趣班的老师给每个家长发了一个成长表格,表格上分别写上了按时起床,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睡觉,按时睡觉等行为,要求小朋友回家做,做到在上面盖章。
与其说是鼓励小朋友养成习惯,不如说是让小朋友对自己行为负责。
在这里,我们对老师的表格的要求做了一个深入的解读:
表格1:按时起床(我们优化了下,把“按时起床”的“按时”定了一个确切的时间:7:30)
目的:让小朋友的意识里面形成一个概念:今天早上如果我7:30以前起床的话,我就可以盖章,如果我没在规定时间起床的话,就表示没有完成,那么我要想办法明天早上在7:30以前起来,具体怎么想办法呢?小朋友自己动脑筋;
表格2:自己穿衣(优化:起床都是先穿衣服——再穿裤子)
目的:让我们的小朋友形成一个 保护自己不会感冒的意识: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不管是热了垫汗巾还是冷了盖胸口,保护好我们的胸口和背心不着凉,就不会感冒了。
表格3:洗脸和刷牙
目的:养成一套自发的行为习惯,让家长不用提醒都能让小朋友知道自己早上要做的事;
表格4:吃早饭
目的:让小朋友明白每个行为做完后的下个行为是什么,自己养成意识来做;
表格5:检查书包(优化:夏天,书包里准备一件短袖T恤、小内裤、短裤)
目的:在出汗多或不小心衣服裤子打湿的情况下,换件干燥的衣服,可以保护好我们不会受凉而感冒;
表格6:准备(优化:背上书包、换好鞋子,带好一切要带的东西,准备去幼儿园。)
目的:让孩子形成一种意识,去幼儿园之前,需要准备什么,如果没准备好,自己想办法调整;
每做到一个就盖一个章,鼓励孩子自己形成一套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要设定一个行为习惯来养成,还要告诉他为什么;
在这些基础上,小朋友还有没有自己的想法,自己觉得需要替换的行为,自己可以想出一个比家长还要好用的方式来完成这些行为。
所以,成长表格实际上是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形成一套良好行为习惯的方式,那在这个的基础上,我们有没有方法来让孩子自己来安排自己行为习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