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相对主义

2021-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好好姑娘

    伦理相对主义,也称道德相对主义。道德只是相对于特定的社会、民族、文化或时代而言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以及道德体系总是暂时的,不确定的,有限的,缺乏普遍性的,不存在普遍有效和永恒的道德。其主张只要一种文化或社会认为某种东西是对的,至少“对他们来说是正确的”。

    伦理相对主义认为,道德标准的正确性相对于不同的个人和社会而言。可以将伦理相对主义是做伦理主观主义,就某一事件而言,不同的个体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原则、道德判断标准。例如,建国以前,我国存在一夫多妻妾制。这一婚姻制度,无论是在法律还是道德上,都是被国家允许的。其体现的是父权社会中男尊女卑的道德价值观念,且这一观念普遍被国民认同。但建国后,我国只允许一夫一妻,此时的道德观念倡导男女平等,。从纵向来看,道德会随时代变化而变化。此外,不同民族、国家信奉不同的道德和伦理体系,如在道德层面支持或反对安乐死、代孕、克隆人。

    伦理相对主义扩大了个体伦理的自由空间,强调了每个具体的人的道德理解力。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包含着个人是真理标准的思想。个体有反对道德权威,质疑普遍道德价值的自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LGBTQ+有自己的道德判断和信仰不必受普遍伦理的控制。

    与相对主义存在对立统一关系的是绝对主义,伦理相对主义并不彻底否定人类的普遍伦理价值。善良、公正、勇敢、诚实是适用于一切社会、任何时代和阶级的普遍道德规范。只是我们需要把这些普遍的道德规范放到具体的道德情境中,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比如说,屠杀600万人,对于希特勒来说是善的,而对于我们却不然。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多元化的社会。不同群体信奉不同的价值观念。我们对这些差异的宽容是必不可少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