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为什么研究语病
2023-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自羽的学习账号
《汉语语病研究:语病评析与修改》作者简介
宋法仁,兰州市人,1937年7月生,1965年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函授部)中文系,先后在兰州十五中学、兰州七中任语文教师,教龄垂四十年。著有《漫谈兰州方言》(自印本)《汉语语病研究》《明肃王对兰州的贡献》《明肃王在兰州》(以上论文)、《兰州杂记》(随笔、杂论集,稿本)、《(兰州古今碑刻〉文字标点校勘》(稿本)、《中学语文教学论集》(稿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用词不当、语无伦次或意思模棱两可的话,在读书看报或看电视听广播时也会接触到类似的语言文字,我们称这类语言文字为有语病。
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人们之间的谈话,有语病并不会影响什么,因为人们可以通过解释、补充,双方也就会心领神会,达到交流的目的。但是有些重要的事情,语病带来的麻烦,现在举两个例子说明搞清语病的重要。
例一
某女士跟某房屋中介机构签了一份购房合同,并交了2000元订房款,后来因贷不了款,决定退房。结果中介告诉她,退房是违约行为,合同上写的2000元是“定金”,定金是不能退的。原来在签合同时她不明白“订金”跟“定金”的区别,在签合同时把订房款写成了“定金”。
律师告诉她,如果写的是“订金”,这笔钱是可以退给她的。仅一字之差,竟然使她损失了2000元。
例二
商城里偶尔能听到有人吆喝:“免费擦皮鞋。”
一些人上了当,信以为真,去擦皮鞋才知道,只要一只是免费的,另一只要收费。这就是语病——含糊不清。
我为什么研究语病?因为我写文学小说被拒稿了。文学是一种对文字有要求的小说,这不像商品小说那样,可以随便写。我十分尊敬的编辑写下拒稿理由:语病太多。所以我来研究语病,了解语病是什么,试着在写作中避免语病,让小说读起来通畅,小说的文字有准确传达作者心中所思所想。
语病是,一种不合文法,不合逻辑,不合人们语言习惯的育现象,有语病的语言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产生语病原因有很多,例如:语法不对、用词不当、逻辑有误等等
有些情况下,我们对自已或他人说的话、写字应该动动脑筋,推敲推敲,分析分析,看看其中有没有台混不清叫人误解的地方,有没有遗漏掉什么。
我写作是无法感知语病是什么,所以我写出来的很多有语病,而我自己无法感知到。我的语感很差,不能像大众一样靠阅读能积累语感,还得看专著学习如何推敲、分析。这一点在书后有专门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