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赏古说今》之(3)——“隐真示假”中的“若有似无”
2019-05-26 本文已影响74人
鲁安尧
“太虚幻境”的那副对联,读者耳熟能详: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太虚幻境在梦幻、真实之间艺术化的镜头切换,乃《红楼梦》一大特色。此等手法,在现代技术特别是影视、摄影技术日臻成熟之今天,诚非纳罕。但时光回溯三百年,在曹雪芹生活的靠“手抄本”流行的时代,无论我们今天叫它蒙太奇,或是拼贴剪辑,在当时都是石破天惊的大手笔。尤其,在梦幻与真实之间(如:太虚幻境与大观园),所构成的对比、映射、关联,如海市蜃楼,似水中映月,令读者眼前呈现出海天一色的大格局、大视野,文学巨匠的艺术素养由此可窥一斑。
行遍人间世道,看透人情冷暖,曹雪芹愤笔直书写虚幻,镜花里外两相照,水月上下共一天。 每每手捧红楼,读到痴迷处,便如庄生化蝶,不知红楼入我梦,还是我入红楼中?孰真孰假,何有何无?
且说古:杯弓影、草木兵,风声鹤唳假作真;颜如玉、黄金屋,黄粱一梦有变无。人道、兵道、文道、世道,演绎多少成王败寇,倾诉几番悲欢离合。
又道今:慕权者,得道升天乌化凤;却不料,树倒狲散虎变虫。得势者,众星捧月人前供;一失势,门前冷落车马空。逐利者,躬身拍马脸陪笑;一得手,冷面如霜语似冰。滥情者,山盟海誓言犹在;一转眼,各奔东西陌路行。
由是,吾辈当以古鉴今,立曹师为表:做人,求真勿假,抛弃浮华书人间正道;为文,说有似无,出入虚实似天外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