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三)
无戒学堂IP营第三季打卡第41天,1570字,累计65222字。(1月1日第1天打卡)
“熙姐,你当时为什么没想着把孩子送到国外上大学?”同事小林突兀地抛出一个问题,让正埋头于报表的我有些愣怔。
为什么没让孩子出国上学?
好像这个问题牵扯面太广,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时根本就没考虑这个问题。
也许是在偏远一线工作时间太长的缘故,眼界和认知都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对于孩子的教育。一直都是按部就班进行,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就是终极目标。“去国外上大学”这件事,好像从来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后来工作调动,到了现在这个后勤单位。跟同事们熟识之后,我才震惊地发现,周围同事的孩子,接近7成都在国外。
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等,但凡能脱口而出的国家名字,好像都有同事的孩子在上学。有上大学的,有读研究生的,博士生也有好几个,有的竟然高中甚至初中就把孩子送出了国。
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果然不容小觑。
可能在后勤单位这种信息相对畅通,各方面人际关系都比较活跃的条件中,一家的孩子出国,自然而然就会影响和带动了很多孩子走出国门。
而对于以前那种偏远简单的工作生活环境,大家似乎很少讨论孩子出国上学的问题。
也是因为在新单位,才屡屡被人问起“为什么没有送孩子“出国的话题。而我总是用花费高,女孩子不适合离家太远,出国了看孩子不方便等原因回答。但自己心里知道,这些都是托词,听上去比”根本没有想过出国“要冠冕堂皇一些。
比如今天,我依然这么回答小林。然后又很好奇地问:“你怎么想起问这个问题,你儿子已经高三了,也准备出国吗?”
“对啊,学习成绩不好,在国内上不了好大学,他们都建议我把孩子送出去,我这不正在发愁吗?到处打听,先做好心理准备。”小林的回答在意料之中,周围很多人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孩子出国读书。
当然,出去的孩子很多。有学有所成,混得风生水起的;也有只是拿了一张文凭,依然一事无成的。
“嗯,真要出国上学的话,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资金准备、学校选择、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都要好好权衡,你可以多问问孩子在国外的同事,让他们给你提供一些建议。“我诚恳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嗯,就是问了很多人,现在更迷茫了。孩子在国外的,都劝我把孩子送出去,孩子没出国的,都说国内上大学比较好。反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个人做出自己的选择,就有自己的理由。“小林的纠结都写在脸上。
“那你现在有自己的主意吗?“我追问。
“其实,我倾向于让孩子出去,毕竟是男孩子,出去闯荡闯荡,就当是长长见识,也是好的。可是,老公不同意,他说出国每年花费太高。在国内都学不好的孩子,去国外肯定更学不到什么东西,花那么多钱出去浪费时间,得不偿失。”小林若有所思地说。
“这个事情的确要慎重考虑,出国上学一年的费用很高。但出不出国,光你们两个人商量也不行,还得问问孩子的意见吧,得他先做出选择,你们才能有方向。“
“唉!别提了,一提这个我就火大。不问他还好,问了他气得我好几天没睡着觉。“小林说着,突然变了脸,面部表情有些扭曲。
“怎么啦?孩子不同意出国吗?他也是怕你们花钱,毕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也是替你们考虑。“我赶紧安慰。
“替我们考虑!要真那样,我可真是烧高香了。“小林撇撇嘴,很是不屑。
“你猜,我问他愿不愿意出国,他怎么说的?”小林反过来问我。
“咋说的?”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回答能把小林气成这样。
“我儿子说,出不出国,他说了不算,得问问‘她’的意见,你说这个熊孩子是不是诚心气我。”听了小林的回答,我反应了一会儿,才终于知道,那个“她”指的是小林儿子的小女朋友。两个人貌似从初中开始,一直都走得比较近,为此小林没少跟儿子生气。
这个回答,很出乎我的意料。
“我和老公跟儿子很严肃地讨论他以后出路的问题,结果他就这么回答我的。能不让人生气吗?”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小林最后问我,我不知道怎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