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自己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最近在计划着5000字的小长文。
一直在构思着、也一直在揉碎了重组着,甚至写下了一两百字然后又全部删除只剩下了题目。
我知道自己纠结的点在哪里?在初心上。
我写这篇文字的初心是想记录我思考和构思的过程,记录我矛盾的思想拉锯战。可我要写的那个5000字的小长文的初心是什么呢?积极还是消极?我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呢?突然就迷茫了。
这个迷茫让我觉得那些文字可能会走向消极,但我知道,最终或者说结局肯定会被我改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或者“美好的生活期待”。
我惧怕消极带给我的压抑,我却无时无刻不在消极中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深思和期待。我可能脑子多多少少有点问题。或者说,我的脑子被矛盾撕扯着。
有时候觉得,自己的思想就像压在层层黑暗下的生命,它渴望自由、渴望光明,却始终推不开那层层覆盖着的黑暗。但在黑暗下的生命它是有灵魂的,它的灵魂不是虚无的,它一直在挣扎着,一直在蓄力挣脱着,期待有一天能冲破桎梏,重见光明!
可能,最早的时候那个“生命”是在光明里的?那是什么时候呢?无忧无虑的年纪了吧!那太遥远了。
很想洒脱的面对所有:内心里曾经害怕的、未来可能要发生的。可是却做不到洒脱。我想“洒脱”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能是一个词语,一个很美好的词语而已。因为一个人真正的洒脱来自内心深处的自由和坦荡,而不是表面。哪怕是风轻云淡的人,内心里也不一定是洒脱的。毕竟,内心和表面隔着的不仅仅是一副皮囊。
越是在迷茫中,越是惧怕压抑,向往和期待美好!但美好肯定不是期待来的。那就在风轻云淡的冰山下让内心的涌动来的更猛烈些吧!
有时候惧怕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勇敢的迎着它,坦然的面对它,才会真正的打倒内心里一直害怕的那个东西。
你看,种种自我安慰和开解,其实每个人都会。但很多时候,做是一回事,想和说又是另一码事。能自我开解,也就可以自我麻痹,当然也可以自我激励。
所以,接下来构思依然需要,反思也必须存在,至于初心,也许在写的过程中,它就有了雏形,慢慢的幻化成了我想要表达的样子。有时候,抉择的过程很难,但却在面对的瞬间就做好了选择。
既然如此,那还纠结和迷茫什么呢?有些故事它已经存在了,需要的只是一个深加工的过程,而这个深加工需要的不是普通的厨师,因为原材料在不同的厨师手里会呈现出不同的菜品,有可能是家常菜,也有可能是私房菜,更有可能成为五星级米其林餐厅的精品菜。想成为什么样的厨师,完全在自己。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这审视也太随意了些。随意就随意吧,开心就好,如果哪一天能修炼到洒脱了那更好!也真是服自己,没事就得反省下。也许这也是最不负责的复盘吧!改天写篇复盘吧!吓吓自己,也正好把那个“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自己叫醒!
审视结束,该干嘛干嘛去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