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践行,不只是口号,需伴行一生

2017-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AUCharlene_小_玲

昨天和今天看了 得到 订阅专栏李笑来的<关于"选择"的方法论>,作者李笑来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

作者文章从:

先说个貌似题外的话题:

你知道剩男剩女是如何剩下的吗?

最后作者总结如下:

每个人做选择的根基就是他的价值观。

做选择的更深的方法论是什么呢?添加必要条件。

选择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明显属于只能通过后天习得与锻炼的能力。所以说,选择能力,肯定是平时一点一点锻炼出来的。练习的方法也很简单:

面对任何一个选择(哪怕是很小的事情—— 当然要从小事儿练起),都可以拿出纸笔开始罗列筛选条件;

为每个条件重要性打分,而后重新排序,可以是1~5 分;

考虑每个条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1 和0,要么有必要,要么没必要;

三十分钟之内,结果就会一目了然,但别急!因为还有下一步……

第二天再花三十分钟重新仔细过一遍—— 如果选择本身的重要性很高,那么就可能重复更多次……

[因为是付费阅读,不晓得网上是否有免费资源。如果想看原文可以私信我,我试试推送给你]

——————————————————————————

我是看得热血澎湃激动万分。

于是我开始试着学习和践行一下这个方法论,所以开始在文章后面留言。

给自己现在正面临的一个选择罗列筛选必要条件,结果越写越混乱和焦躁。根本搞不清楚。灰心。

于是再次看全文,想自己总结一下,选择方法论的5个步骤。居然,返回原文看了2次。才写了这些。

1.罗列筛选条件

2.条件的重要性打分 重新排序(这个如何判断,就由自己的价值观决定了?那价值观是否有好坏对错呢?)分值如何确认?

3.给必要性打分

4,初步结果

5,第二天重复以上过程

这让我想起作者之前的文章说到只字不差的阅读的重要性,践行的重要性,记录的重要性。

今天是留言最多的一次,如果没有这次留言思考和反复,我并不能体会自己整个理解过程这么复杂。总是以为懂了,明白了一个道理。显然我之前只是通过别人的文字新鲜的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看过即忘。道理再那里摆着,大多数时候不过是一知半解。更可怕的是可能是误解。

是否真明白,一试见分晓。

学习和践行需伴行一生,不能只是口号,是应该做到!!!

大道理小道理,你我知道的一样多,可我们的人生轨迹是不同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