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四章 永恒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四章 永恒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何为理,理就是人们通过观察研究,总结归纳而来的事物特性。事物的特性是先天本有的,是道的作用表相,只是人类因认知的需要,将其先天的存在性简单化为易于理解与记忆的事理,比如用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耕,再比如按动物的运动,总结出的拳路用来锻炼养生等。事物随时间的发展是极其复杂的,而人的认知是极其有限的,所以人们总结的事理是极其简单的,农作物一年的生长历程只总结为二十四个节气,显然是不全面的,但这二十四节气是关键点,是主要矛盾,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也就解决了事物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解决了说明事理是正确的。
理,从特性上对事物进行描述与定位,这为事物命名打下了基础。事物名称是我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在我们还并不知道事物的特性时,大人就用名称告诉我们这是什么?这很重要,名称是事理的高度总结,也是万物各异的直接表现。世间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可见事物之间细分是多么的困难,最终人类对世间万物通过分类进行认知与区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主要是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分类别。
分门别类,让我们更容易认知与区别万物。这就是韩非子所说的“故理定而后可得道也”的原因。对于人类来说,这就够了,就像兔子认识胡萝卜,熊认识蜂蜜一样。韩非子将老子的《道德经》中的自然之道衍生到人类社会中发展为生存之道,所以韩非子说事物的理定了就是得道了,本身理就是道的作用表相。理定,难在“定”上,事物发展随时而行,时间又是我们难以掌握控制的因素,农作物生长需要一年的时间,放射物衰变需要几百年时间,女性孕期需要十个月,所以说就人类而言,研究事理就已经让我们难之又难了,更不要说研究“道”了。道,只能悟,不能研究,因为我们身处道中,且只是微乎其微的地位。
在世俗世界里,长久或永恒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生命的短暂让我们对永远恒久产生了天生的向往,天地是那样的恒久,人生却是如些的短暂,怎不希望与天地同寿。在韩非子看来“夫物之一存一亡,乍生乍死,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意思是万物有存有亡,忽生忽死,先盛后衰的变化,不能叫做永恒。这就是人类对所总结事理的感受,道决生死定成败,这样的“道”是自然之道,表现出的就是存亡生死的事理,但,对于人类来说这样的事理让人无法接受,这样的道并不是我们想要的道,我们要的是长生不老的道。其实,这就是人类自身的特性与认知的局限性决定了我们的思想。
那什么是常呢?韩非子认为“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意思是只有那种和天地的开辟一起产生,到天地消散仍然不死不衰的,才能叫做永恒。是的,这样的永恒是存在的,那就是“道”。按照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是永恒不变的,但,能量作用下的事物却随时间在变化,就形式与形体来看就有存亡与生死的表现,但蕴含在事物内的能量是不变的。
【夫物之一存一亡,乍生乍死,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天长地久,这也只是居于天地间人类的梦想,终究有时间限制。但这样的梦想,本身对人类而言却是最好的,天长地久,人类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