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共鸣

高人

2019-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故国三千里

这些日子有复苏迹象,开始思考了。

前几日又遇一高人,十几年前一起共事过,自然那时人家已是领导、长者,我虽青春年少,却也懵懂无知。说遇到,是因为以前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高”,但没有仔细思考过“高”在哪里,“高”后面的所以然?

“高”远不只是乒乓球、太极拳、饮茶,一两项高可能源于爱好,每项爱好都精通,从爱好到精通之间,跨越那一段长长的距离,必有超过常人的付出。

当一个人钻研、努力成为习惯,那么卓越也就成了常态。除了每天努力一点带来的悬殊差距,更大的差距是掌握了最高效的学习方法,触类旁通,事半功倍。

我们开始学太极拳的时间基本一样,而我业余时间、工作压力上都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两年下来,我觉得我作为学生,都不合格了。

我爱把学习分为爱好学习、被迫学习、不学习三种,自然那时候我们选择不了学习的内容,作为农村出来的我,学习动力主要是生存的压力,所以总体上说还是被迫学习的。而在我周围,这种被迫学习的占了绝大多数,当找到工作、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学习明显后继乏力。

在以前的思考中,我是发现这种学习动力的差别,也老在没有爱好、寻找爱好上苦恼。与高人相比之下,我突然发现,这种差别固然有,但非决定因素。社会心理学有行为决定态度的说法。决定因素不是源头的动力,而是不断努力的过程。况且我们决定不了以往,只能决定现在,爱好的保持也要靠努力后的成绩滋养的。

因此,我们走得不远,不决定与我们起点的位置,决定于我们走得速度和时间。而决定速度和时间的,是我们自己。


之所以用运动、爱好的差距来举例、表达,一方面我自己从来不觉得身居高位了、富有了就是达了,那时物质的到达,远非精神的到达。居高不傲、处下不卑,富而好礼、穷且志坚,才是我们应有的精神境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