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

2023-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默心2023

共情的情,不是情绪,是情理

01 不要把情绪当作武器

人,总是无法忽视情绪的,甚至很多时候非常容易被情绪主宰

沟通要共情,但不能把情绪作为一种武器。

第一,功利性地把情绪作为武器是一种非常低级的手段。它可能会让你一次性达到目的,同时也会建立一个印象:你是个情绪不稳定的人。

稳定的情绪能够保障就事论事的沟通,你可以如实地指出他的缺点,但情绪不稳定的人则接受不了。

遇到挫折,情绪稳定的人会先做事,再处理情绪。

而情绪不稳定的人则要先照顾情绪,再做事。

崩溃的过程就是一个互相消耗的过程,这会大大影响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长期使用情绪手段,会让周围的人免疫。等你有真情绪时就不会被重视。

利用自己的情绪,其实是利用了别人的同情心或者想息事宁人的心态,一旦奏效,很容易形成路径依赖。

当被人识破的时候,会有更大的反噬,等你有真正的情绪出现时,你的交流对象很容易出现“狼来了”的心理,不再在意你的心情。

第三,情绪的消耗会降低沟通的实质内容,它也许能帮你促成沟通的结果,却不能保证事情本身的质量。

利用情绪的过程实际上就避开了实质的内容讨论,沟通者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来应对情绪的阻碍,以及管理沟通中的情绪平衡。

经常发生的状况是:利用情绪作为武器,可以把事情办成,却不一定能够把事情做好。

用情绪恐吓来解决问题,很像哄小孩的时候,说出“你再淘气我就不要你了”这种话。如果长期用这种情绪压力去解决问题,小朋友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还会成为一个根据别人情绪反馈而判断自己下一步行为的人,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之法。

情绪的作用:

情绪比较快、比较直接

不一定会让你获得持久的有效性。

不把情绪当武器,

共情更好

真正的共情是理解对方,然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

共情是懂得把对方跟自己放在同一立场上,而情绪作为一种武器时,沟通的对象就被当成了敌人,站在了对立面。

你的方式就变成了用情绪崩塌去恐吓对方,换取对方的同情,以便达成你的目的。

聪明的人会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我起了一次情绪,获得了胜利,我下一次就得起一个更高的情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