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看到”——爱,相信,耐烦(二)

2021-12-31  本文已影响0人  心一心语

    不耐烦的我和不耐烦的老大,在这周遭遇了严峻的考验。

    上周英语老师和音乐老师都下了考核通知。对于成绩稳居班级倒数的儿子的老妈,我内心惴惴不安。去年复习英语时老大因为嫌烦选择发脾气不学,我因为生气也选择发脾气放弃,结果考试不出意外地没考过!巴乌考试呢?我自己也不会,请了儿子同学的哥哥开小灶指导,才总算能吹完整,糊弄过了。两个学期都是靠了这种“外援”+”临时突击”搞定的。

    没想到,今年的英语复习,虽然也几次把我气得咯血,但竟然跌跌撞撞学下来了。

    考前一天晚上儿子还有两三个有难度的单元没掌握,处于”教一遍复读一遍,自己读就我不会”的状态。我内心那个急啊,赶紧记啊儿子!用心啊!多记几遍!然而这位同志已经满脸“差不多了,行了行了,烦死了”的表情,我记着去年的教训,深知这个水平肯定不行,不敢再随便放弃,但内心那种“忍气吞声”的感觉又真的很难受。

      就在这时,忽然想起来自己初学英语时的画面。在乡镇上学的自己,初一才接触英语。唯一的知识储备就是跟姐姐学的用英语从一数到十。当时班级里有留级生,老师还没教他们就会了,看着他们耍酷一样把课文读得溜熟,我内心那个羡慕嫉妒恨:“这么多的单词,为什么他们都记得?为什么我就是不认识?”但真的就是不认识啊!没办法,只能偷偷在书上标注“姑的毛宁”(毛宁咱熟啊,梦中情人!)。就这样,磕磕巴巴,也慢慢学会了。(初二时迎来了一个美丽的女老师,在她的吸引下英语成了我最争气的功课,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想到这里,我忽然对儿子此刻的感受有了很多的共鸣,感觉到了儿子巨大的困难感,无力感,还有他可能没意识到的对自己的不满意。内心一松,想到上周一个男生咨询时表达出的对英语深深的无奈,又产生了“可能男生在语言学习上真的不占优势”的理性思维,好吧,那就接受事实呗。

    于是我拉过儿子,很认真地跟他分享了自己“姑的毛宁”的故事,然后跟他说,没事,老妈也帮你标音,保准你会!然后就开始研究起来。——因为心虚,怕太明显,没好意思标汉语,就用拼音吧。总是认不得的“yogurt”——“you”认识,汉语拼音“g”"e""t"都认识,好嘞!“youget”!念!儿子被我逗笑了,勉强给面子算记住了。然后我们又标注了这个单元其他几个单词。到睡觉前基本上马马虎虎解决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早出门,上班路上还远程视频帮儿子又复习了一下最难的那个单元的单词,他虽然一脸不耐烦,也也算又记了一遍。我觉得也就自己图个心理安慰,老母亲尽力了,就这样吧!

    结果英语考试出来,儿子过了!而且抽到了就是那篇最难的单元,而且还是优+!

    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我比儿子还激动,努力就有回报啊!我在接他的时候赶紧再三表示祝贺,同时又强调了一下,努力练习肯定有用,对不对?!

      其实在前晚上睡觉前,儿子还给我埋了一颗“雷”。在我耗尽心血给他搞完英语准备收拾东西睡觉、我还在担心第二天的英语考试时,儿子突然蹙着眉头跟我说——看到他的神情我已经预感到了大事不妙——“妈妈,老师说这周就考巴乌和唱歌了,我还不会呢!”我差点被惊死:这周?是明天吗?啊,不是!是后天!看着儿子已经要摆出“我不会?怎么办!我不睡觉了!”的阵势,我忍着内心的惊慌,说:“赶紧睡觉,明天先过英语,一晚上复习巴乌够用了!”

    对于巴乌复习,我已经下了决心:今年不请外援了,我自己一晚上搞定!可同样不会巴乌又没耐心的我和儿子,又会经历怎样的艰难考验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