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哪有什么圣人

2020-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Aprile四月
悬铃木

十点的时候我正坐在电脑旁,改东西,外面响起了防空警报,修长而低沉,还有些汽车鸣笛。转头看着窗外,对楼有老人去世了,昨天就有了灵堂;风吹着树,在动;鸟,依旧在鸣。眼角有点湿,三分钟末,警报的尾声,带着些沉重和哀悼。

我们国家,除了每年纪念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拉防空警报提醒我们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剩下的就是突发的天灾了,缅怀512汶川地震,全国鸣笛;悼念雅安地震,四川鸣笛。

到昨天,病毒带走了我国境内3331人,全球5万余人,我国抗疫殉职388位,其中中国医务人员61位,有的是感染病毒殉职;有的是连日工作,过劳殉职;有的是抗疫期间的意外殉职。

再打开浏览器和各应用,主页都变成了黑白,连网易云上推荐的歌单,都有些沉重。“献给用生命托起世界的英雄们。”“致敬黑暗里的光,感谢你们点亮夜空。”

天灾面前,总能检验人性,汶川地震的“陈跑跑”到现在我还记得。有一部分人逃下来,就有一部分人冲上去,家国利益,大爱小爱。地震的时候是消防员,现在是白衣天使。

我从一开始,大概读本科的时候就说过,最中意的三个职业是“医生,画家,学IT的”。IT是高科技东西,自己不会,就觉得会的人很厉害;画家,多多少少带着些对艺术的向往,在图书馆看到对面画画的,能忘了做题盯着人家画画;而医生,似乎就是用敬仰,崇敬的眼光看待了吧。

有时候在网上能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上个月认识了一个上交的医学生。我表示了对医生的崇拜,医学生说:“其实医生压力大,自己时间少,收入也一般,不过就是有成就感。”家国情怀面前,他们担起了社会责任。

这群人真不是什么圣人,也会嫌自己秃了,错过了饭点没吃上饭,想休息想睡觉想粘在床上不下来。

偶尔跟杨医生聊天,问现在情况怎么样了,有时候说还是忙,有时候说开始轮休了不太忙了,经常说的话还是衣服湿了好几层。

二月下旬,疫情开始缓解的时候,杨医生突然说他们科有个同事疑似感染了,发烧39度,接触过确诊患者。

这是我第二次听到发烧,第一次是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一月21号,还没有全面防护起来,有去过武汉的发热病人在走廊里朝他们打喷嚏,接着陆续几个人发烧,不过也还是带病工作,走楼梯脑袋都有点晕,好在后来病人只是普通感冒,他们忙起来出了汗就退烧了。

这次发烧的同事试纸检测显弱阳性,接着科室接触过的三十几个同事就被隔离了,全部做了核酸检测,三天后出结果。第二天说已经两个疑似了,一起隔离的同事乱糟糟的不安静,不喜欢集体生活,快受不了了,太烦了。杨医生向来很温和,虽然今年才是本命年但是给人的感觉好像很大了似的,没有这个年纪的浮躁和孩子气,很沉稳。还是第一次见他有情绪,可能多少是因为对病毒未知的恐惧带来的不安。

谁也不是圣人,他们也是娘生爹养的孩子,每个春节都不能回家陪父母过年,很多个晚上突然就被电话叫到医院了,还要面临患者的质疑不信任和胡搅蛮缠,很多时候想撂挑子走了,但是还是沉下心来接着干。

后来杨医生说同事们都没事,14天之后就可以继续上班了,闲下来真不知道干什么还不如上班;又开玩笑说好多景点都对医生免费了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时间去。隔离结束接着上班,又是无穷无尽让人快抑郁的重复工作,资料整理到吐,加班到后半夜。

原来没接触过医生不了解,现在知道了,不仅要看病人,还要整理数据。

看“中国医生”是被徐晔的颜值吸引的,但是这神仙级的颜值下面还有一颗为患者争取最大治愈最少花费的医者仁心。

老一辈的人有时候总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医生,去看病,医生说你先去抽血去做某某检查然后再来找我,一听这么多检查,心里想估计又是拐弯抹角想多收费。既然不信干嘛要去看医生,喝着医生开的药还说都是坑钱的。经验主义害死人,什么都没有数据靠谱,就像科研工作者做实验,出来的产物不能你看着说行它就行,要去表征,测出来数据说它行它才行。医生也是一样,做各种各样的检查是对你也是对他的负责。

大概这种有色眼镜是几年前的药托造成的,给全体医生抹了黑。

医生缓解了你的病痛,救了命,古代有“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现在可能送一束花,他们就开心的不行了。杨医生年前说有个出院的患者给他送了花,开心的想跳起来,是对一个年轻医生的肯定。

希望我们中国医生以后能接受更少的质疑,得到更多的肯定;也希望疫情结束之后,他们有时间好好休息。

公众号‘四月Aprile’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