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学会与作者谈话
了解作者先读懂字面背后的含义
恐怕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阅读体验:拿起一本之前看过的书,却无法想起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是在对别人讲述这本书的时候,很难抓住重点,让对方听得云遮雾罩,尤其是在评论某个作者的时候,你忽然发现自己和别人的理解完全不同,让你怀疑看的是不是同一本书……其实,这样的阅读经历,仅仅是把一本书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丝毫没有读懂字面背后的深意,自然不会真正地了解作者。
想要了解作者,不能直接从文字当中寻找答案,正如我们评价一个人,也不能从对方的表象下结论。作者也是人,他们有着复杂的感情和思维,不会把自己想的东西直抒胸臆,那样既不符合审美原则,也是和很多写作手法相冲突的。
先读懂字面背后的含义阅读,是和作者的一次近距离对话,想要让这个对话融洽并充满意义,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和我们对话的人,这不仅是对我们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对作者的尊重。
有些人对阅读存在误解,一本书只有从头到尾读完才能记住,其实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减弱对书本的兴趣,因为一本书再精彩,也不可能每个段落都能牢牢吸引住你,如果有一个篇章索然无味,你是不是会产生弃读的念头呢?所以,只有让我们首先理解作者的深意,才能了解这本书的价值,才能坚持读下去。
想要了解字面背后的含义,需要通过三个切入点剖析。
第一,深入解读主题。
一本没有主题的书,就是没有骨头的肉体,站不起来,瘫在地上,你想给它“拔高”都费力。文艺作品如此,科普读物也是如此。主题是贯穿文字的引线,没有它整本书的内容就是松散的。但是,主题并不是直接写出来的,它会通过每一个组成部分来呈现,如果是一本故事书,讲述了家长和子女的故事,那么它的主题很可能是和亲子教育有关,是对家庭关系建设的反思,而这个暗藏的部分未必会直接用故事情节去表达,也许会通过侧面描写去呈现,当它们连成一个整体时,你才会忽然发现这是一本讲述家庭关系的书。
深入解读主题即便是非文艺性的图书,主题也可以是暗藏的,比如一本讲述心理学效应的图书,每个心理现象都有很大差别,但是它们最后都指向了人际交往,那么这本书的主题很可能是在探讨以何种方式构建人际关系:是委曲求全还是我行我素?抑或是采取折中态度?当然,这本书的名字可能就叫《人际关系心理学》,但这只是为你呈现了表达范围,却没有深入分析这些心理效应为何频繁发生作用的关键,它是缺乏反思色彩的,而主题一定会有思考的高度,这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内容。
第二,读懂人物和案例。
在小说、故事集、童话或者寓言等文艺类的图书中,人物往往是被作者寄予重要表达内涵的元素,当然这个表达可能是隐晦的,作者未必会只通过正面人物或者主要角色,或许是通过一个悲剧色彩的角色去呈现,这就要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作者的叙述手法,判断是随意一写还是曲笔、是明褒暗贬还是盖棺论定。
读懂人物和案例如果是非故事性的图书,探讨都是一些科学案例,那么它们其实就代替了人物是作者想要表达思想的载体,比如关于销售技巧的图书,某个案例作者分析得十分详细,而且其他小案例与之有相似之处,那么这个案例就是作者心中的样板,他所总结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也以这个案例发散的,当你真正吃透了这个案例时,就能更容易理解有关销售的精髓了。
第三,关注细节。
细节是很多人阅读时容易被忽略的,这个细节可能是对故事中人物的一次描写,也可能是对一个理论阐述时很随意的插嘴(比如“我觉得”、“对此我持保留态度”),它们的确真实存在,但从整本书的布局来看并非是“重点”,这是因为作者不想把自己的真实情感直白地表露,所以这些细节往往是和表面的故事、案例相背离的,需要你用心识别。
打个比方,如果作者通篇描写的都是关于支持应试教育的内容,却穿插了一个热衷素质教育的父亲和儿子的互动,那么这个段落你就要格外注意,它很可能表达了作者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只是受制于客观环境和条件找不到支持它的论据,所以才隐晦地表达。
关注细节对于青少年来说,了解一本图书的确需要花费心思,特别是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且处于成形阶段时,对一些阅历丰富、思想深刻的作者,想要读懂他们的真情实感并不容易,所以我们最好在下结论之前先问自己:是否真的用心读完了这本书?用心的标准不是一个态度问题,而是能否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作者就在身边,这其实就是一种共鸣的境界,如果你感受不到作者的存在,捕捉不到任何情感,很可能是你还不够“用心”,没有正确读出主题,也没有清晰地理解人物或者案例,还可能遗漏了很多细节,从而让你的认识停留在文字表面。
有人会觉得这些解读方式有点难,其实人类的好奇心是一种强烈的驱动力,它会在我们轻易获得一个知识点时产生怀疑——真有这么容易吗?这种怀疑精神就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动力之一,只要你能端正对书本和作者的态度,你就不会轻易满足,会在“得到”之后更近一步,从而让你接近真相。
读书时学会与作者谈话出自慧觉教育《天赋阅读》,文字内容原创
作者:王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