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日记】103:最后一课
【教学日记】103:最后一课
2019年6月26日星期三,晴
每周三本来只有一节语文课,老师开考务会,同学们自习,冲了。于是,朝读课意外地成了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节语文课。
这节课有千言万语,但时间不允许,只能长话短说,还只能“倒着来”。
我先进行了考试指导,重点是“列清单,鼓士气”:
我能顺利地填完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
我能流畅地涂抹选择题答题卡;
我能一字不差地完成古诗名句默写题;
我能补全文言文,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并谈启发意义等;
我能分辨说明方法、说明对象和说明要点;
……
我能审清题意,写出符合要求的500字以上考试作文。
这一套很有用,我在上届四年级期末考试用过,当时是书面抄写结合口头重复,效果很好。
千万别以为这是无聊的语言游戏,这其实是简单的心理暗示法。说得出来,未必能做得完美。
比如昨天用答题卡重做2018年毕业卷,成绩很好的陈钰杰同学,就只写了姓名,忘了学校、班级、考号等3项。还有一位同学干脆连名字都没写就交了卷。能过心平气和地准确填充以上4个信息,相当于开局就取得了四个小小的胜利,考试心态就调整得很不错了。
接着,我引导大家读了六个语文百花园的“温故知新”部分。这是考试说明上明确要求考的内容。
说来好笑,上届六年级考试说明会时,我们市的语文教研员也说要考“语海畅游”,当时就被老师们指出六年级这一部分叫“温故知新”。到了这一届,考试说明上还是白底黑字的“语海畅游”。到底是谁不钻研教材?
然后复习“知识链接”,就是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青花瓷是景德镇四大名瓷器之首、杨利伟是中国飞天梦圆第一人之类知识。我建议大家利用自习课时间整理成简短的笔记。不知有多少人做了这件事?
下课铃响了,短短的三十分钟朝读课,也只能复习这么多了。
会后,我批改了最后一次语文作业。作业的内容是昨天布置的:整理75首古诗词的最后15首名句填空;整理毛泽东诗词名句填空32题。
说是“填空题”,还是有几个同学没有画横线,变成了“抄写题”。只能叹气,估计我是看不到他们长大了,至少是在画线这件事上。
我发现好多同学把“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侯”写成了“候”,典型的不知道诗句含义。还有“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竞”写成了“竟”甚至“尽”。趁下课时间,我把正、误对比板书在黑板上了。明知道不会有多少同学注意到,但就是不死心啊。
抽空写了几张毕业纪念册留言。临别之际,感觉提笔无话可说。
王宗和同学再次投稿。我翻看了他的整个随笔本,震惊地发现:他其实一直在尝试文学创作。这不是夸大其词。当其他同学都在忙于完成“风味美食”“告别母校”“我的读书故事”之类命题作文时,王宗和同学却在写着仔细想写的内容,而且用着我们根本没提倡的表达方式。只是,风格有点忧郁,显得多愁善感。希望他能走得远些,更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