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帮.拆出我自己

对孩子哪有那么多应该!

2020-03-25  本文已影响0人  钱姐姐闲话

年纪越大,越讨厌他人对自己指指点点,什么作为妈妈就应该努力成为孩子骄傲的榜样,女人到四十就应该安分守己追求安稳......遇上这种时刻,心情好的时候不理了之,心情不好就会直接怼回去。

可是,最近我发现,自己却成了曾经最讨厌的这种人。

话还得从最近和女儿的一次对话说起。晚上十点了,她还没写完作业,我一看就着急了,不由分说开启河东狮吼模式:“你是不是又玩iPad了,你应该在九点前就完成作业了!”

“我没有!我没有!今天作业这么多这么难,怎么就应该九点完成了?总说应该、应该、应该,哪来那么多应该?”

她对“应该”两字特意加重了声音。

被怼得哑口无言的我,猛然惊醒,好像我对孩子说话,特别喜欢用“应该”二字,而对孩子的真实情况不管不顾:这节课,应该要记住课文单词不出错,错了就是偷懒了;这道题,就不应该出错,错了就是粗心大意......

不仅对孩子,在平时工作中,我也一贯用这样的思维。比如对领导,我认为就应该事事都要比下属强才算是合格的领导,但领导也是人,不可能事事完美;备课写教学目标时,通常也是按照“通过本次课学习,学生应该/必须要掌握......”这样的格式,实际情况却是,学生的基础和学习兴趣等不同,掌握程度千差万别。

真想自己怼自己一句:“哪有那么多应该啊!”

其实,有这种“应该”思维的父母不止我一人。王宏老师在其著作《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效能手册》中就提到这种负向想法及其影响。

(二)应该/必须

第二个负向想法就是应该/必须。父母觉得孩子不应该犯错误,错误必须被校正,如果不严厉批评他,他就不会改过向善。

有一天小男孩跟妈妈说:“我不想去上学了。”妈妈说:“作为学生,你怎么能不上学呢?我们去上班,你就必须去上学。”

为什么父母这么喜欢对孩子用上“应该”的负面想法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对孩子有期待,又往往自以为是,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给孩子预设标准。

就拿一年级孩子来说,有的学校规定孩子一个月就应该全部掌握拼音的听读写,显而易见,这只是有些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孩子们在幼儿园已经提前学过拼音了,一个月时间够了,可是谁都知道,总有部分孩子幼儿园没有学过。这个学习目标不符合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的期望,也不会获得孩子认可,不是每个孩子应该或者能够达到的目标?

当我们总是抱着“应该”的思维惯性时,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

坦白的说,我们心里预设的应该不应该,不仅没什么用,有时候反而会引发孩子反感,破坏亲子关系。对父母来说,原先心里关于孩子的应该,变成了心里过不去的坎,一旦孩子到不到,就陷入失望、愤怒等情绪中。

心理专家陈海贤老师说,他做家庭治疗师越久,发现自己心里的「应该」越少,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没有原则的人,总是在咨询室里对跟丈夫吵架的妻子说:「嗯,你说的有道理。」然后转头跟丈夫说:「嗯,你说的也有道理。」当他们不满地问我「你怎么能这么没原则呢?是不是和稀泥呢?」我就会说:「嗯,你们批评的也有道理。」

可是,他发现没「原则」有没有「原则」的好处。如果心里少些应该如此的假设,倒反而有更多的灵活和空间。除去了头脑中的应该,就会多一些对事件新的思考。

可能有父母会说,难道我也要做没有原则的父母,不对孩子提期望和要求,任由孩子自由散漫、野蛮生长吗?

当然不是,我们可以换一个词,用“你可以”来代替“你应该”,效果会不一样。因为一旦换成“你可以”,就不再是家长的要求,而是给孩子设立了一个激励目标,从而激发孩子的好胜心,有了内驱力,学习的障碍就少了一多半。

如果下次孩子学习拼音的目标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试试这样说:“你可以熟练听读写这些拼音,想想需要多长时间,怎么可以做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