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

不依赖圈子的人,才是强者

2017-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风说风语

#圈子是一种什么存在?#

“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了,就在家自己玩!”

“那别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看什么动画片,学了什么新儿歌你什么都不知道,跟小朋友之间没有共同话题,大家不想跟你交朋友了。”

“那好吧,我也挺想小朋友和老师的。”

婴儿没人教就会饿了吃,困了睡;到四个多月就进入了分离期,需要抚养人给予充分的接纳和安全感;到了四岁有了“我”这个概念,第一次离开家,踏入人生中第一个圈子“幼儿园”,便渴望得到肯定、赞美,在群体中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人从幼儿期就害怕脱离同类,被边缘化。

圈子是社会交往的产物。除非你活在鲁滨逊去的那个孤岛,不然谁都或多或少的进入过同学圈、朋友圈、社区圈、老乡圈、同事圈、行业圈、爱好圈、人脉圈、政治圈……我们离不开圈子,也都在不同的圈子里。

——————————————————————————

#我们能在圈子里获取什么?#

圈子是一个平台。

人类文明的发展从农耕社会发展起来,离开圈子,就很难独自生存。圈子提供了个体找到抱团互助、利益互惠、合作共赢的共同空间。

在共享经济繁荣的今天,我们可以轻松找到自己爱好的圈子。书画社,健身房,长跑队,摄影协会,写作营,知识共享无消耗却可产生价值, 知识可以复制,使共享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

我们拼了命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教导孩子“宁做凤尾,不做鸡头”。告诉孩子你的同学就是你将来的人脉。

因为你选的圈子代表了你的层次,你的圈子决定你的格局。于是我们购房关注一公里内的配套,学校、医院、商场。选房子更是在选邻居。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足以说明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

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去飞翔的本领,无法博击长空;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丧失了狼性,怎能驰骋大地。就连乔布斯的成功也跟从小在硅谷长大,周围邻居都是“硅谷”元老带来的帮助不无关系。

——————————————————————————

#圈子对于我们有百利而无一害?#

纵然经营圈子的好处如此显而易见,仍有被我们忽略的负面影响。

我们对圈子的依赖很严重,衣食住行、个人事业发展等皆维系于此。很可能会陷入勒庞在《乌合之众》里描述的“人在群体中个人智力泯灭”的结果。

先自我意识模糊,再独立思考能力下降,然后判断力与逻辑在暗示与传染的作用下趋同一致,最后残存的智力品质被彻底反噬。成为了一个不具备逻辑能力与判断能力的智力泯灭者。

中国人讲求人情。在圈子内,因为在心里划分为自己人,则少了很多规则,也不愿意得罪同类。不便真伪的认同似乎是个明智的做法。

一个人一旦依赖于某个圈子,那么他不再是他自己,而是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只有顺从,怕树大招风,没有了改革者,社会无法进步。

——————————————————————————

#真正的强者不屑于耗在圈子里。#

被群体排斥、孤立,只是一种弱者才有的生存忧虑,弱者无法面对被群体排斥带来的风险。越是弱者,越要拼命抱团合群。

合群能降低恐惧感,但是强者则不以为然。

正如胡适所说:“狮子老虎永远是独来独往的,只有狐狸和狗才成群结队。”

古来圣贤皆寂寞。

强者的精力更集中在自己专注的领域。

他们能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绝不是靠到处找渠道,找人脉,而是比普通人更投入、更努力、更孤注一掷地坚持。

武则天叱咤一生,只留下一块无字碑。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独自坐禅了长达九年,才最终大彻大悟。

古往今来许多有大成就的牛人,如牛顿、爱因斯坦、叔本华、尼采等巨人,在他们所处的世界,都有点格格不入,有点不合群。因为有了智者的坚持独立思考,人类文明才得以发展。

叔本华甚至宣称:“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

——————————————————————————

#那么平凡的我们要脱离圈子吗?#

各类圈子已是我们普通人脱离不了的环境,我们也因此获得很多便利,获取存在感,没有人能脱离圈子的环境。

我们能做的,只是无论是为了谋生还是兴趣,在任何大小圈子里,都别忘记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多用自己的认知去分析、判断每一件事,切记因为偷懒而人云亦云,盲目从众。

即便在圈子里身不由己,也要勇于保持自我。

我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果断退出的圈子】

如果身处的圈子已转变为社会关系异化为金钱关系、利益关系、裙带关系等交织而成的不正当关系网,则果断退出。

*【理性分析 敢于说不】

一个人在圈子中的地位不在于自身品德和能力,而在于跟领导者的关系如何。

圈子成员对圈子的依赖是很严重的,衣食住行、个人事业发展等皆维系于此。所以成员会对圈中首领们小心谨慎,不管首领的意见是否合理都不敢反驳,举双手赞成,生怕被边缘化。

在依赖圈子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圈子中的腐朽文化、对盲目的权威说不,从自身做起,敢于做出头鸟。

*【适当独处 减少依赖】

害怕寂寞的我们,在扎堆的同时,别忘了独处。离开喧闹的人群,在独处中感受圈子的乐趣与烦恼。

休息天试着放下手机,不刷朋友圈。可以阅读、可以运动、可以养花、可以逗猫。一个人待一天,静心思考,收获会超出你想象。

*【保持自我 勇于创新】

不让从圈子里寻找方法成为一种路径依赖的选择。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新才能适应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当未来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时,唯有个性化创意无法复制。

创意不一定是艺术家做的事。不管做任何事,抛开习惯性思维,头脑风暴一下想想有没有第二种方法,就能随时进行思维训练。

*【教育好下一代】

以身为镜,做好自己。更要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性思维。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让社会更进步,制度更健全。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我们教不了孩子自己没有的东西,身教更胜于言传。与其功利地选择看似有用的补习班,不如引导孩子有良好的个人思辨能力,健全个性的培育。未来的圈子文化才能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把圈子成为一种工具,而不被泯灭智慧。你也可以向强者更进一步。

用电影《搏击俱乐部》里有一句台词结束本文:“你的工作不能代表你自己。你的银行帐号不能代表你自己。你开的车不能代表你。皮夹里的东西不能代表你。衣服不能代表你。你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