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书 | 才华横溢初入职场却处处碰壁,失望后留学归来再次腾飞

2018-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深圳年书

·

《年书》人物

他 是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和指挥

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副教授

是获得乔治•索尔第国际指挥大赛冠军的首位中国人

 是一个在性格上相对来讲是有缺陷的人。这种缺陷用辩证的方法说,就是比较偏激,极端。在音乐上处理,我也是比较擅长去表现在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的时候,大家都是非常强调个性的,在那个时代每一位作曲家都是个性喷张,完全宣扬个性的时代。

·他出生于山东济南一个音乐世家,是德国柏林音乐学院最高表演博士

·2002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第六届乔治•索尔第国际指挥大赛中,年仅32岁的他获得冠军,成为首个获此奖项的中国人。

·看过深圳交响乐团演出的网友称林大叶是“帅呆了的男神”,完全被他指挥时爆发的激情所倾倒。

01

真正能静下心来做艺术,发展音乐的人,林大叶算一个。

作为深圳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和指挥,林大叶做事有方法有目标更重要的是遵循他内心的声音。他要把交响乐这种高雅的艺术,走入寻常百姓家。让高雅的艺术不再陌生。

希望有朝一日,大家陪着亲人舒适优雅的坐在音乐厅,竖起耳朵好好的欣赏美妙的音乐。和音乐一起共鸣,一起感受歌曲中的灵魂,随着音乐荡漾在美妙之中。

林大叶是个很坦荡的人,对自己的优点也很了解,谈起缺点也是不避讳。他说道自己是一个在性格上相对来讲是有缺陷的人。

历史上很多有才华的人性格都有缺陷:歌德怕死、达芬奇多疑、大仲马古怪、毕加索胆小、俾斯麦迷信、马克思大手大脚、安徒生敏感脆弱;阮籍狂、刘伶丑、米芾痴、唐寅风流、辜鸿铭怪。哲学家叔本华不信赖人,也不相信上帝。他的座右铭是:“信赖恐怖胜于信赖信仰。”

林大叶的缺陷就是比较偏激,比较极端。特别是在音乐上处理,就浪漫主义的作品也是比较擅长去表现这种。

我们知道在十八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大家都是非常强调个性的,在那个时代每一位作曲家都是个性的这种喷张,完全宣扬个性的时代。

你可以很快地去表现大悲!然后,马上抽离出来,又表现出大喜!

02

在音乐表现当中,这是一个好事情,但就是在面对一些日常工作,会给别人带来比较大的压力。

比方说就在排练的时候,当林大叶完全融入在音乐的时候,某一个声部或者是某一位音乐家始终是达不到林大叶想要的点,他会非常暴躁!

这种暴躁会有点歇斯底里,突发性质的,会让人觉得:哇,至不至于要这样子?

恰恰在林大叶看来,就是说在那一时刻、那个点,就是他自己,同时也是很难控制的自己。

这点缺陷让他在音乐路上取得高于常人的成就。

同样,也是林大叶这种偏激的性格,让他在出来工作的时候吃了不少苦。

一开始进深圳交响乐团,林大叶意气风发,激情澎湃,在他眼里这个世界上除了黑和白,没有别的颜色,不应该存在灰色的地带。

“做为一个刚刚留学回来的人,去坚持像德国那一套做,是一件错事情,是短视的。说这些东西的时候义正言辞,好像是为了正义而什么。”

林大叶想用自己海外学到的经验规则运用到深圳交响乐团当中去,很快发现按照自己受教育的那一套去操作乐团,乐团很难生存下去了。

很快林大叶败得一塌糊涂。他陷入了自己给自己挖的坑里面,困住了。

03

这可是他满腔热血灌注的东西啊,尽全力想把西方德国最先进的东西都拿过来用,为什么有的时候不被人接受,甚至会被人误解,觉得林大叶是在搞事情。

他开始反思这个事情,明白问题不在于同事们,而且是在于他自己,为了更好的探索自身的问题,刚在深圳交响乐团工作了两年的林大叶决定暂时的先离开深圳。

飞机朝天空飞起,望着逐渐升高的地面,仿佛挣脱了地上的树根的缠绕,轻松了许多。

他回德国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杭州爱乐乐团任指挥两年,又在广州交响乐团任指挥五年,最后到上海音乐学院执教。

有人说他不会回来了,也有人说他不可能回来,毕竟这是个让他碰壁的地方。只有林大叶知道,他一直没有逃避这个问题,他即使离开了深圳这个地,他面临的问题不是深圳,而是他自己。

从个人的这种成长的角度来讲,林大叶要的就是说去寻找一种答案——为什么他的满腔热血反而有的时候会起到一种不好的作用。

0

2016年,林大叶再回深圳的时候,他已经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从一个愤青变成了一个懂事理的人:一切都得从实际出发的转变。

他明白了想要去改变一些既有的东西,不能直接的否定他。因为那样的话,你要费的力气太大了。

你先要肯定他,然后按照他的这个方式去做出你应该有的这种贡献和能力。显示出你的能力,然后别人愿意接受你,接纳了你,开始觉得你的话语有分量,慢慢的就会有人愿意听你说,然后你再一点一点的潜移默化去改变他。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别人并不是说去排斥你的想法,而是你的方法到位了以后,别人反而愿意很积极的去配合你。

林大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转变,他的老师给了他一个很大的启发,老师曾经说过一个很经典的话,林大叶一辈子都会记着。

在上课的时候,林大叶很难理解某一个作曲家的作品。老师说,大叶你不要去惧怕它,它距离我们才300多年,你就觉得很难理解。你天天理解的都是距离我们几千年的伟大的思想,而这个作品距今才300年,按道理你理解他根本不再话下,为什么你现在觉得难呢?

你不要去惧怕它,你要去接受它,慢慢的你才能够去消化它。你如果你自己先去屏蔽掉它,你觉得它离我太远,就是先自己给自己关道门的话,那你永远不就不会去接受它。

老师的这次教育对林大叶的启发特别特别的大,从此以后任何一个他看上去觉得非常难懂或者什么东西,他先不是去排斥它,而是站在一个高度,承认这个可能是需要时间去慢慢消化的,不是马上解决。

慢慢的林大叶能够为人处世做好,所有事情也顺利很多。

深圳交响乐团是城市交响乐团。它虽然可以成为亚洲一流或者世界一流,但它的服务对象不是别人,是深圳市民。

“我们所要追求的这个一流也是希望让更多的深圳市民来去欣赏交响乐,来承认它的这个地位,它的这个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服务于深圳市民。”

林大叶把自己学到的道理运用在扩展交响乐的市场上,

“先让市民喜欢,不断的去让他喜欢,然后当他觉得就是说。在他的生活中,我需要这个东西的时候,他可能就会去主动去买票去听了。”

深圳交相乐团在林大叶的带领下也越做越好,越来越深受百姓的喜欢。

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被记录,关注《年书》,关注我们“深圳年书”公众号,邀您聆听观看更多关于年书人物的故事。

往期回顾

年书 | 特殊教育教师曹艳:每个特殊孩子都是一座孤岛

年书 | 致敬!南山图书馆首任馆长的这些举动让太多市民受益,即便你只是来吹空调

年书 | 闯入米兰杀入A股市场的设计师,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年书 | 不是学霸却是商业奇才,不是科学家却梦圆太空

年书 | 一个药圈人的“简单”梦想:为百姓提供更多的抗癌药物

(向上滑动启阅)

致读者:

《年书》是什么?

《年书》是以年为时间轴,以人为核心点,讲述人与这个城市交汇故事的多媒体电子书。

是深圳人共同创造并共享的年度城市文化产品;是具有文献价值的城市年度馆藏;是具有独特印迹的城市记忆;是讲给你、我、他的深圳人自己的成长故事。 

深圳是一座奇迹之城,在炫目的发展成就和耀眼的经济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

《年书》作为独一无二的数字人文作品和与时俱进的图书馆馆藏载体,对代表和引领城市发展的精英人物、对彰显城市独特个性的潮流人物、对与城市休戚相关的普通百姓全覆盖,以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和互动媒介,通过年度人物故事、年度人物专访、年度人物里程碑、年度人物点评等形式,创作可独立传播又汇聚成册的全媒介电子人物《年书》,并以每三年为节点,持续回访更新《年书》,动态记录人物在城市的今天、明天。

所有作品将作为地方人物文献在南山图书馆收藏并借阅。 

为什么做《年书》?

《年书》源起于所有的“我们”对深圳这座城市的热爱。 

这个“我们”,是与深圳这座城市有着共同经历的人,是给深圳留下印迹的潮流先锋人物,也是与城市休戚相关的普通人,他们愿意讲出自己与深圳交汇的故事。 

这个“我们”,还是一群擅长观察、记录、表达、传播故事的文化、传媒志愿者,有志于传承和记录深圳城市精神和人文故事,《年书》就是他们创作的作品。

这个“我们”,还是一群致立为城市保留印迹的人,他们来自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的使命驱使,他们不遗余力推动、推广并收藏《年书》。 

《年书》是所有的“我们”对自己热爱的城市的集体贡献。 

项目发起 | 南山图书馆

项目执行 | 嘚瑟咖传媒

采访 | 蒋世科

编辑 | 嘚瑟咖

记录|分享|传播|呈现

以年为时间轴

以人为核心

记录与深圳这座城市的故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