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篇第十八(170)
【第六条】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https://img.haomeiwen.com/i6247248/fef054d7b03fb552.jpg)
长沮和桀溺并肩耕地,孔子从他们那里经过,让子路去打听渡口在哪儿。长沮说:那个驾车的人是谁?
子路说:是孔丘。长沮又问: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儿。
子路又向桀溺打听,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
桀溺说: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
子路回答说:是的。
桀溺就说:普天之下到处都像滔滔洪水一样混乱,和谁去改变这种状况呢?况且你与其跟从逃避坏人的人,还不如跟从逃避污浊尘世的人呢。说完,还是不停地用土覆盖播下去的种子。
子路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若失地说:人是不能和鸟兽合群共处的,我不和世人在一起又能和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有道,我就不和你们一起来改变它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247248/db835f50d23e6be4.jpg)
(1)津——渡口。
长沮、桀溺——两个隐者。
(2)怃然——怅然若失的感觉,感慨这些人还真是高人,说的很有道理。——然后夫子解释了一下鸟、兽不可同群。
(3)夫子讲的这段话发自内心的讲出了自己的苦衷,而且抒发了自己的理想。
——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我才要不断地努力,而我努力跟谁努力呢?和鸟兽吗?——所以,你想改变政事,你就得跟从政的人呆在一起。
(4)另外我们还能看出不同的人生选择:
——你可以选择:
长沮、桀溺——隐居种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田园生活。
——也可以选择:
夫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每天努力地试图做出一点点改变,影响那么一个、两个大人物,说不定就被谁任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