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童年简书面面观忆儿时想故乡,儿时的农村生活

我的家乡,我的童年(二)

2018-12-22  本文已影响310人  伊香儿

(接上)虽然我们村硬件条件看起来不怎么差,但在那个农以食为天的年代,农产品产量不但不高,而且所有的农活也都只能靠双手,再重的担子也只能靠双肩挑,还因为村里所拥有的土地不多,每家每户所分的土地也少,所以我们村大多数的家庭种出来的粮食除了上交国家的那一部分,留下的只能养家糊口,没有多余的收入去做其它的事。

    孩子多的家庭,供不起家里所有的孩子上学,有些不重视教育的家庭干脆就直接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孩子上了一二年级后就不再给他们上学了。那些要想给孩子受到更高教育的家庭,就不能不在家里面精打细算(用红薯丝混在白米中做饭),省吃俭用,才能挤出来为数不多的白米拿到县城换钱。如果农产品换钱不够数的话,则还要靠向别人借钱给孩子上学。

      受中国几千年传宗接代文化的影响,那时候的乡下几乎每个人都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我们那个年代我们村的女孩子们,50%只能读到初中毕业,40%的女孩子,小学都没办法毕业,只有10%的女孩子能踏上更高的求学路。

      造成这样的结果,这其中也有一半是政府办学条件的影响,那时候虽然每个村大队都有村小,但四年级后就是要几个村大队合起来办学,学位变少了很多,五年级则是由乡里统一办学,这样子从四年级到五年级小学毕业就会有一些学习不好的被淘汰,所以那时候在小学留级也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

      我的家在村子中央,三间瓦房共40平方米多点,我们一家六口就挤在里面,在我妈妈那个年代,初中毕业生更少,但有幸的是,我妈妈成了其中的一个,所以还能认识一些字,嫁给我爸爸后,还在家经常借别人的杂志看上面诱人的连载武侠小说,被我们村其他人当成怪物,说她不务正业,伤风败俗,由于人言可畏还有我奶奶也如此,后来我妈妈渐渐的就不再看了,可能正因为如此,所以她想让她的孩子们继续她的梦想,虽然我家很穷,我爸妈还是很支持我们上学,于是我便成了我们村10%中的那些读完初中后能继续上学的姑娘之一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