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IB学校的成本:零美元

2017-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曲奇的旅行箱
在美国上学的第一天

在美国居游计划中,只有一件事情是我最没把握,因此也最为好奇的:孩子会上一所怎样的学校?我是一心一意想要把娃送进一所当地最优秀、同时也最符合我们家庭价值观的学校——因为体验美国的小学生活是她的居游经历中最重要的一环。

为了孩子入学的事,我提前半年就跟美国方面联系,收集各种信息。美国小学也分为公立和私立两个体系——当然,有免费的公立学校可读,咱就没必要考虑昂贵的私校了。而在公立学校中,又有磁石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区别。所谓的磁石学校代表了美国公立学校的改革方向,它们以独特设施和专门化课程如同磁石般吸引学生前来就读。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磁石学校中,最受推崇的是名为Center for Inquiry的三所学校。

于是立马决定把Center for Inquiry作为首选。你想想,一所小学能给自己取名叫“探究中心”,这是有多符合我的教育观啊。别人也事先提醒了我:磁石学校深受追捧,学位通常供不应求。

果然,作为磁石学校的旗舰,三所Center for Inquiry都有非常长的等待名单,半年内根本没可能排到。出于中国人的思维定势,我的第一反应是能不能找关系弄个特殊配额。正犹豫着要不要提出这个不体面的要求,就听说连当地名流某某的娃都排了整整两年队。然后大家总结:想要上Center for Inquiry,以现在的局势需要从娃一出生便开始排队。

好吧,退而求其次,将目标瞄准磁石学校中除Center for Inquiry之外的学校。悲催是,本城所有的磁石学校都有等待名单。以Sidener Academy为例,它的二年级等待名单上虽然只有15人,但该名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往前移动过。

所以,貌似我只能在普通公立学校中挑一所相对较好的了。把市级普通学校按名单几乎挨个儿调查一遍之后,发现挑不出一所让我心仪的学校。咱不说别的,就看关于教学质量的统计数据吧:我所查过的每一所普通学校的表现都远低于印第安纳平均水准。根据民间说法,这跟生源有很大关系。这些学校中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来自有条件申请免费午餐的贫困家庭,另外,超过一半的学生都是非裔。虽然学生的家庭经济水准和族群构成并不是我为孩子挑选学校的标准,但一个教学质量远低于平均水准的学校确实不是我可以接受的选择。

有的朋友对我非要给孩子挑一所好学校的偏执非常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娃在美国只待一年,上什么学校都没关系,反正主要目的不就是学英文吗——我该怎么跟他们解释:我还指望利用这个机会做关于中美两国小学教育体制的跨文化研究呢,把名校跟名校进行对比,在方法论上才说得过去。

就在我几乎陷入绝望的境地,犹豫着是不是该闭上眼睛凑合着过时,朋友的朋友强烈推荐了一所她曾经就读过的小学。我立刻进行了调查研究,非常惊喜地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考量它都堪称一所非常棒的学校——至于我之前不知道这所学校的原因,是因为它压根不属于市级普通公立学校的系统,而是归属一个比较特别的“华盛顿城镇大都会校区”,而该地区在过去40年中一直以在教育上的领导地位而骄傲。

更让我意外的是,它还是一所经过IB认证的国际学校,这样的学校在中国每年学费至少要十多万人民币,但在此地只要在本学区内居住(哪怕只是租房)就可以立刻免费入学——这一瞬间又有一种天上掉馅饼正好砸到我头上的感觉。

当孩子已经在这个学校愉快地读完一学期之后,我才在一次颁奖典礼上听到学区领导非常自豪地介绍:事实上,我们整个学区所有的学校(包括每一所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IB学校——而这样的百分之百IB学区,全美国一共只有7个。而且因为我们学区在诸多方面表现出色,这位学区领导前不久刚跟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同行一起在白宫被奥巴马亲切接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