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商过剩的年代,情商才是最缺的东西
我常在网上看到“焦虑”这个词,就像90后都已经被称作叔叔、阿姨,而作为80后的小姐姐们,正在和年龄做着比拼。
因为工作的压力,存款的压力,你每天能明显感觉到的年龄的增长,以及总是不肯放下的出人头地的奢望,这些都曾让我觉得焦虑。
甚至一段时间,我会在手机上疯狂的关注很多,和提高自己能力有关的媒体账号。
学着“断舍离”,学着自律,学着高效地读书,报很多网上的课程。
随之而来的,是因为时间管理不好开始学习时间管理,觉得自己英语不行,又报了几个英语培训的课程。
可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本应该消除或是减轻一点的“焦虑”,并没有因为你的努力有什么淡化的趋势。
反而,你学的越多,才发现一知半解的更多,接触的越多,遇到的牛人也越多。
这种努力并没有让我找到一个“提高了很多”的感觉,相反的,你会觉得跌得更惨。
1
记得《创变中国》里讲过这样一段话:
“焦虑”是当代中国人的通病,仿佛一夜之间,我们不再随身携带现金,而是用手机完成支付。
不再依赖限量咨询,而是被信息洪流淹没。不再局限重复劳动,而是将智慧赋予机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集越来越少。
更多的人,把思想和情感寄托于网络,把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高求助于网络。
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以及刚工作不久的白领,都有类似的困惑,害怕被这个时代抛弃,又不得不承认,正在被抛弃的事实。
有人说,最可怕的是,晚上你在睡觉,然后早上醒来,发现周围人都在说一件事情,可是你什么都不知道。
我们每时每刻都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里面,智商,早已经不是我们需要担心的问题。
所有你不知道的事情,都可以在手机上找到精准的答案,可能唯一需要的,就是一点鉴别真伪的经验。
我曾学着网上的视频,做了一次“断舍离”的尝试,可结果是,我的房子变得整洁,甚至说是空洞了。
可手机里,隔几分钟你就要清空一次通知信息的状况,没有任何改变。
但其实我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把所有不用的东西扔了,和过去有一个仪式性的诀别。
而是放下手机,从那一大堆的咨询里出来,把房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的用起来,让自己,回归现实。
2
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越来越接受不了现实,反倒让情商,成了这几年的热门关键词。
伴随着智商过剩的时代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遇到了思想和情感的领袖。
“跟你没有共同语言!”成了不少人在现实中,为自己的低情商开脱的代名词。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和微信群,也有自己发表意见的平台和途径。
你不喜欢,总有人能和我聊得来。
这或许也是今天很多人在人际关系上,任性的前提。
所以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动不动就急,一句话把人噎到,自己却像个没事儿人。
可问题是,你不愿意跟他说话,他却从不会自我反省,因为在网上,跟他聊得来的大有人在。
“情商”本来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为了处理好和他人的感情,不断锻炼才能提高的东西。
我们都需要现在别人的角度,善意的考虑自己的言辞,这不仅仅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现实的生活中,需要具备的能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人身处在信息的洪流中,每天都在为了信息的过去而焦虑,担心的,从来不是自己应该怎么说话,而是有没有共同的话题。
公司来了个新的业务经理,没事总喜欢拆台,而且拆得总是时机刚好。
别人都在说同事A加班辛苦,为人踏实,她说加班说明能力低。
别人都在称赞同事B工作效率高,能力出众,她说可能工作不饱和。
结果是英文字母里所有的同事都不愿在她的手底下干活,可她却还时常标榜自己的业务能力,“我以前在哪个哪个单位,是怎么怎么样的”。
说白了就是,你们都很low,就我最牛。
实际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情商与智商倒挂,水平和人品脱节。
3
我常会有一种感觉,每天的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也更喜欢在网络上和朋友聊天。
你会花心思去保存一些自己喜欢的表情包,也会很容易就记住时下最流行的语言。
可是客户的喜好却从来都记不住,也不会愿意花时间,在处理同事间关系上面下些功夫。
我曾遇到过一个同事,干客服的,时间不长却常跟我抱怨工作的辛苦。
她的工作其实很简单,一方面在网上维持好客户的关系,一方面,要处理好线下客户的各种问题。
表面上看,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本来是一个事情,可实际上,她在网上能和所有的用户打成一片,甚至说服了好几个人陆续购买公司的产品。
按她的话说,自己算是十分努力的,也是业绩不错的一个了。
可问题是,线下的客户她从来处理不好,甚至对来访的人,连最基本的礼节都做不好。
人性就是这样,做错事的人永远不会责怪自己,每个人都不想被他人指责。
哲学家杜威认为:人类天性中最本质的冲动,就是被人尊重的欲望。
正如席莱所说:“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的,我们也极为害怕别人的指责。”
也正是这样的心理,让很多人都有了在网络上寻求归宿,在现实中不肯低头的处事原则。
跟你聊不来,那我找别人聊去。
你不喜欢我的观点,总有人会给我点赞。
情商高的人,会尽量设身处地地去想问题:
他为什么这么做?怎样才能让他不这么做?
情商低的人,只是在所谓的粉丝群里,找到了安身立命的自留地。
4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就,情商占80%,专业技术、智商占20%。
为人处世的能力,有时候比智力和工作能力更为重要,而我们最需要的,恰恰是放下手机之后,走出去的勇气和一直走的本事。
只有拥有良好的情商,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身边人的尊重和认可,才能让自己的圈子变成逐渐扩大的圆圈,而不是散落在各地的星星点点。
在今天这个,所有的知识和能力都唾手可得的时代,我们应该焦虑的,不是有一天,你没有了和别人探讨的话题,而是别人见了你,都敬而远之。
所有情商培养的前提,就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勇敢的接触那些你并不感兴趣的人和事情。
设身处地地为他人去考虑,让更多的人,喜欢和你在一起。
毕竟,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身边全是意见领袖,却找不到几个真正聊得来的朋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