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如何理解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75章,意思是说:民众饥饿是因为他们的统治者以食物收税太多,所以造成饥饿。
民为本,官是体,本富则体壮,民贫则官弱。无官之民一盘散沙,无民之官虚头假领;以税养官,合情合理,但不可沉重;为官治民,天经地义,但不要妄为。
任何群体需要首领和官吏,否则就是乌合之众,一盘散沙。所有的领导都需要被供养和被奉献;但是程度必须是合情合理的,必须是平衡均匀的和必须是对等相互的。纳税是民众的义务,监督用税是民众的权力,减税是官府的任务;合理用税是官府的职责。
食税是指统治者把税赋用于自己的奢侈消费,维护权力和开疆拓土了,而不是用于维持秩序,服务社会和发展经济。这是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众饥寒交迫的根源,更是起义造反的原因。商业文化则则注重契约精神,投资活动和开创意识;税赋的主要用途是教育,医疗和交通等公共设施,还包括司法,科研和国防等基础设施。
食税太重则民穷,民穷则气馁,力乏和志短,就会节约,畏缩和恐惧,社会就会失去活力,动力和推力,继而造成税源枯竭,劳役软弱,继而造成统治者的匮乏,短缺和困难。愚蠢者就会加大征收力度,加重避税惩罚,结果就是官吏的权力泛滥,腐败的现象频发,民众的饥寒交迫,消费的萎靡不振,经济的发展停滞,社会的动荡加剧;最终导致王朝覆灭和权力更迭。
开源比节流更有作用,发展比保守更有价值,农民把节约当作美德,愚蠢地把财富埋在地里,本质上是被权威和势力压迫的无奈之举。商人把开拓看为责任,聪明地把财富用于投资,农民意识的领导都以艰苦朴素为亮点,却以闭关锁国为政策,本质上在权力的作用下,都会变得奢侈腐败和挥霍无度;结果导致整个国家的贫穷和落后。商人观念的领导都以创新发展为责任,而用改革开放为导向,结果就是整个国家的繁荣和强盛。
税赋可以有,应该有和必须有,关键要看如何使用。古代的希腊,罗马和中国,把税赋主要都用于王朝贵族的奢侈生活,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宏大雄伟的教堂,形成了民众的饥寒交迫,造成了王朝的颠覆,崩溃和灭亡的结果。后来的发达国家,把税赋主要用于科研,司法和开拓上,形成了民众的富裕健康,造成了国家的强大,繁荣和稳定。所以,食税是统治者最腐朽,愚昧和野蛮的观念和行为。而公共财政和预算和花费必须受到民众的监督,审计与核查;这是杜绝官吏的腐朽,腐败和腐烂的唯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