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野兽,我的国》,让我又想读书了
我与这本书,是在校图书馆发现它的。
《我的野兽,我的国》,让我又想读书了找书时,一眼就注意到它,《我的野兽,我的国》,我觉得这本书名字很有意思,我喜欢名字的特殊的书,就像《生活在别处》一样,意味深长。野兽和国,是指在自己的圈子里豢养野心吗?
再看一眼类型,情感小说。哦,有点惊讶。难道是指欲望和家庭的协调吗?
我觉得这不可能是女作家写的,我看了下作者――赵大河,的确不是女作家,这个名字,算了,大俗即是大雅。好奇,非常好奇,男性是怎样写情感小说的。
最后再翻目录,很有意思的是,目录是“赐”“木兰”“琳”这三个人名的循环。了悟,是从三个人三个视角出发写三个人的纠葛。我以前读过多视角的,不过那时候不太会读,这是我第二次遇见多视角的,我觉得就为了这份特殊也要读一读。
《我的野兽,我的国》,让我又想读书了赐是大学教授,补习班老师,性格较为怯懦,但也执着认真,学识渊博,可以说家庭圆满,事业成功。可是,他却一直向往木兰的好友琳的自由。
木兰是赐的妻子,憧憬着赐仰望着赐,是个女性情感小说的畅销作家,性格温吞,内里收敛隐忍,她爱着赐,她嫉妒好友琳。
琳是木兰的好友,在木兰的婚礼上对赐一见钟情,奔放自由,不拘一格,是一个像风一样自由的人。
故事的展开是一个恐吓电话,赐知道自己惹上麻烦,他很担心自己的处境。正巧,妻子木兰的好友琳来了,他一直对琳很信任。他拜托琳去帮助他探探虚实,琳为了亲近赐也就去了,同时,他们俩都隐瞒着木兰,这就加深了他们俩的感情。在一次草原火车行中,随着恐吓威胁暴露,三人都清楚了自己的心,琳主动向赐抛出橄榄枝,赐也明白了自己喜欢上了琳,木兰知道了隐藏在心底的阴暗。在最后一卷中,赐自杀了,木兰后悔,琳也伤心欲绝,故事就此终结。
情节虽然单调,但是,却愣是让你一字不落的看完了,这本书很有吸引力,虽然我说不出个所以然。
最惊艳的是整篇的心理描写,极其细腻,有种一层一层把你剥开的的感觉。
就好比木兰,木兰是我觉的是整本书塑造角色最成功的一个,她的心理始终围绕着嫉妒这个词。最初,我以为木兰是因为知道琳爱着自己的丈夫嫉妒琳,到后面木兰发现自己其实一直嫉妒着琳,嫉妒她的自由,嫉妒她的,所以,她把木兰写进小说,让她做小三做情人。到最后草原火车上时才了悟,自己嫉妒的一直是丈夫赐,嫉妒他的高尚,嫉妒他的学识,所以,在赐向她求婚时她没答应,但在赐流露出了一丝软弱时她决定要爱这个男人。
还有一点比较特殊,写赐的时候,总爱写子贡这个人,子贡就是端木赐,是孔子的弟子。赐写《书生救国》,写子贡,他把同名的子贡当做自己的标杆,他编撰子贡就是想实现自己,他写子贡被西施吸引,就如同他被琳吸引,他写子贡忘不了西施的风情,就像他忘不了琳脖子上的痦子一样,他写子贡游说各国,就是在想像自己如何解决掉那次电话威胁。子贡就是赐的精神世界,赐是不耐于平凡的,子贡有着他想要的一切,子贡可以实现他潜藏心底的愿望。子贡就是赵大河对赐这个人物的心理描写,很特别。
我喜欢着重心理描写的书,就像当初我看《龙族》,那种将自己的感情抽丝剥茧,哪怕没有多少情节,但每一句就像是说在心上一样。
这本书的心理描写,大概就是吸引我一直读下去的原因。但唯一遗憾的是,这本书的结尾很仓促。怎么赐就自杀了?因为担心名誉受损,不服重负?因为觉得对不起妻子而琳也离开自己?琳为什么毫无征兆的离开了?琳这样决绝的人竟然比木兰还承担不了真相?
回过头来,《我的野兽,我的国》,这个名字就有待思考了。就像我第二次猜测的那样,野兽也许就是指欲望,国指的是精神世界。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有名为欲望的野兽横行,是像赐那样任其在精神世界畅游?还是像琳一样付诸于行动?抑或是像木兰那样压抑在最深处?赵大河给出了这三个选择。那我们呢?又该如何管理欲望?这要看我们如何负责。
在看完这本书,我就搜了赵大河这个人,名不见经传,但我觉得比许多盛名的作家还要好。他的文字平和而内敛,似徐徐道来,真心推荐这个作家。遗憾的是,图书馆里并未找到其他作品。
一本好的书就像一家好的店,永远藏在街头小巷,鲜有人知,只是如此,才需要你慢慢发现。
《我的野兽,我的国》,让我又想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