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文海晓书馆千钻公会

没有智慧做不了君子——舒生读《论语》第一百三十二

2020-08-30  本文已影响0人  舒文shuwen

2020年2月5日,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个人为武汉疫情捐款1亿元。此前,韩红发动好友捐款驰援武汉,黄晓明和Angelababy夫妇捐了20万,结果受到网友嘲讽:“才捐20w 呵呵呵呵”“捐了你家baby一个包钱”。后来黄晓明夫妇更是补捐80万,并捐赠了大量物资才堵住了悠悠众口。2月4日,成龙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无论是哪位个人或机构研制出特效药,我想拿出100万元感谢他们。”即使是一个美好的初衷,也迎来众多网友的质疑。诸如,既然能研制出特效药,谁还稀罕你这100万?有的网友表示,许诺不切实际的口头支票谁不会,我还说研制出给1000万呢?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调皮的宰我再次出现,他提出个问题想刁难老师,他说:假如一个仁者,告诉他说,有人掉井里了,他会不会跳下去救人呢?这里的“井有仁焉”中的“仁”,有人说“仁”指的是“人”,井里有人;有人说“仁”表示成仁的机会,井有仁焉就是井里有个成仁的事。仁者要去救人,现在有人掉井里了,不正是成仁的机会吗?

孔子说:“何为其然也”。为什么要跳下去救呢?“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这里的“逝”是往,君子可以过去看一看,能救得了就救,能帮得上忙就帮,不能把自己陷进去,更不能把自己的命搭进去。“可欺也不可罔也。”《孟子》万章篇有“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即是引用孔子这章的“可欺也不可罔也”。他还举了个例子,子产得活鱼,让校人放生于池,校人谎称放生,却烹而食之,子产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很得意,说“孰谓子产智”。“欺”是以理相欺,“罔”是无理诬惘。可以利用君子的善良欺骗他,却无法用不合情理的事欺骗他。杨伯峻先生说,小人的欺骗是属于“欺”,在我的假设是属于“罔”,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不可以非道诬惘。

这一章对孟子影响至深。孟子说性善,源于人有“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端”之首的恻隐之心是仁之端。孟子在《公孙丑篇》中说,所谓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人何以有此心,孟子举例“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就是来自于这一章的启发。

这一章的解读是《论语》的难点之一,历来有着不同的说法,比较普遍的是宰我以这种假设的逻辑陷阱来考验老师,因为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怎么都是错。如果不救,那就是不仁,见死不救当然不是君子;如果跳下去救,那就是不智,什么情况下都去救,致自己生死于度外,这恐怕也不能算君子。但老师没有钻进他的圈套,而是把他教训了一番。还有一种说法比较新颖,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可以救人,但不能把自己深陷其中;君子可以受人欺辱,但不能因为别人怀疑就必须证明给对方看。

前一种说法符合宰我的性格,他擅长口才,是孔子门下口才第一,所以经常会想出些稀奇古怪的刁钻问题来。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绑架。所谓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既然你说你是君子,你说你“仁”,那就要按照仁的标准去做啊。见死必须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得去救,乍一看确实有道理啊,但仔细推敲一下,显然有问题。

君子仁爱,但绝不是无条件无限度的,也绝不是失去自我的。现在这样的情况很多,比如某位名人在灾难到来之后捐款,很多人就会说,他那么有钱,为什么只捐那么一点。他不是好人吗?好人就该付出所有。这种道德绑架至今仍然存在,而且在网络的加持下形成了一种“暴力”。最集中的表现就是人们常常以维护公共道德的名义对某个人的个人权利进行干涉。如何尊重私人权利,不用道德绑架的方式去干涉个人自由?恐怕就该想想孔子说的这两句话了,“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其实,对于这样的问题,需要回到儒家的基本原则来思考,儒家的爱是“同心圆”,自己和亲人处于同心圆的中心。那么,任何的道德约束都是建立在保全自己、关爱亲人的基础之上的,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让自己因为行仁而害己,因为在儒家看来,自己伤害了自己是最大的不仁,因为无法再尽孝,而孝是儒家道德的根本出发点,没有了就无所谓道德了。

这就引出了第二种解释,君子可以帮助别人,但不能让自己深陷其中。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不容易。想成为君子的人,都乐于助人,总想着能帮忙尽量帮忙,但很多人并不是那么珍惜君子的热心。反正找你帮忙也不花什么本钱,那就先占着呗。有时候你费了半天劲,在给他想办法,他却漫不经心,甚至一句“不用了”,让你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所以,君子助人必定是帮人之所急,雪中送炭;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还是要保全自己,不能大包大揽,最后把自己也拖累进去,这样就不智慧了。帮助解决问题而不是替你解决问题。

还有第二种解释的君子可以受人欺辱,但不能因为别人怀疑就必须证明给对方看。这个解读让人想起电影《让子弹飞》里面的小六,在别人质疑他多吃了一碗粉的时候,为了清白破腹掏粉而死的情节。君子爱面子,喜欢标榜自己,所以坏人就会利用这一点,让你进入“自证”的怪圈,把你至于“说不清楚”的境地,污你一身泥,让你和他一起做泥鳅。有道德洁癖的人,成不了大事,怕被人说,成不了大事。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孔子的智慧,不要进入他的圈套,我做我的,让他们去说吧,毕竟行胜于言。

郭德纲说:我挺厌恶那种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这种人你得离他远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