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 童年记忆,每一个大人都曾是孩子
不知道是不是年岁渐长,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那些以为已经遗忘的自己的童年,忽然一幕一幕地浮现在眼前,原来记忆从未离开。有开心的,也有不开心的。当然,那些不开心的记忆,用现在的眼光再去看的时候,却有了完全不同的解读。不知道这是不是叫做成长?还是因为近年学习心理学的缘故呢?
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名字叫做《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其实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当渐渐长大,又会渐渐生成一个自己的内在父母。这两个人都住在我们内心里,他们偶尔会对话。还有一个说法,说每个人都有三个自我:儿童自我、成人自我、家长自我。不记得具体是哪位心理学大师的理论了,但大概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吧。
童年记忆第一幕。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爸妈给我买了一个小黑板,每天放学回家,我就会模仿老师的样子,拿着粉笔和树枝,在小黑板上把学过的内容写出来,一边写一边复述,用树枝指指点点,还可以给其他比我更小的小孩讲,似模似样。还有一件事我自己都不记得了,是我爸告诉我的,他说我九岁的时候就问了他一个让他很震撼的问题,我问他:人为什么活着?他当时愣住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9岁的我的这样一个问题才好。现在回忆起这些来,会觉得也许我人生最理想的职业应该是去当老师吧。
童年记忆第二幕。上小学的时候,好像语文老师都有夸我作文写得好,偶尔还会被老师当成范文拿出来在班上读。那时候还是学校广播站的供稿通讯员,有点类似小记者的感觉。大概是四、五年级的时候,不记得是谁拿了一盆含羞草来我家,我看到之后,觉得特别有趣,碰一下,叶子就合起来了,再碰一下,整个枝杆就耷拉下去了。养着养着,然后有一天,它还开出了几朵小花。印象特别深刻。刚好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写一种植物,我就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一篇作文。可是后来我看到老师给我的作文点评说,这篇作文观察细致入微,语言描述、形容用词都不像一个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连标点符号都没有错,该不会是在哪本作文书上照抄的吧?说实话,这样的评语对当时小小年纪的我来说,内心冲击还是很大的。以至于后来,除了完成必须的作业、考试之外,平时生活中,我都不是很愿意再去写些什么了。包括工作之后,领导让我写材料,我也是找各种理由推脱。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突然就很想写一些东西了,也许是为了寻求某种情绪的一个梳理方式吧。正好这时候看到自控力School新一期读写训练营又开始了,就报名来参加啦,看看能不能重新找回童年的那种写作力,既可以宣泄某种情绪,又可以“用输出倒逼输入”,真是一举多得呀。其实,当我现在再回想这件事,完全可以换另一种解读方式,不是把老师的这个评语当成是一种打击,而应该当成是一种表扬和鼓励。只是当时没有人告诉我可以这样解读。
童年记忆第三幕。大概是90年代,我12岁。我爸爸停薪留职去了深圳。那年的暑假,我和妈妈也去了深圳。他们带我去了世界之窗,我见到了全世界各地的著名景点的微缩景观;在锦绣中华,我见到了全中国各地的著名景点的微缩景观;还有小梅沙,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大海的样子,海水的味道咸咸涩涩。在海岸边挖个泥坑,把自己埋进泥沙里,很惬意!原来这些,都还在我的记忆里,难怪我一直忘不掉那个城市。22岁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也是在广东,只可惜后来没有坚持下来,听从父母的安排,回了家乡一直到现在。深圳,一个一直很想回去终老的城市,成了我心里的,一个遗憾。还能回得去吗?
童年记忆第四幕。也是我不太愿意记起的一幕。我以为我已经忘记了,却还是被我的咨询师,给挖出来了。万万没想到,4岁时的一件小事,会对我以后的人生有这么大的影响。四岁的时候,我妈妈带我去另外一个城市,见她以前的一个好朋友和她的女儿。我们一起去逛商场,当我好奇地注视某个物品时,一回头却发现,她们都不见了……我一直哭,一个好心的婆婆看到,把我带到附近的一个火车站的民警室,民警同志用广播一直播。我妈妈她们发现我不见了,也着急地到处找我,经过火车站时听见了广播,才到民警室找到了我。我见到妈妈,还是一直哭,一直哭,哭了很久。安全感,大概从那时候开始就一直是患得患失的。当我现在再回头看,其实我妈妈她后来还是回来找到我了,我只是受了些惊吓,并不是被抛弃。这样解读,我就成长了。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学心理学,不知道童年经历和记忆,对一个人的成长这么重要,这么关键。也庆幸自己开始接触心理学,也许起步有点晚,但也足以疗愈自己。老师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很多的碎片。我愿意在这个领域继续探索,成长自己的同时,也希望将来可以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帮到他人。这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每一份经历。人生,是一场盛大的遇见。愿我们都能学会珍惜!
不记得是谁说过,有一句话让她特别特别伤感,这句话就是:我再也不是一个小女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