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一题
这段时间朋友圈展示的热点又循环到了疫情,关于防控,关于做核酸。与新冠持续较劲了两年多以后,大家对它从震撼,惧惮,噤若寒蝉,渐渐地习惯,麻木,无奈,到现在甚至有点处变不惊的意味了,对疫情引起的一切管控不再闻之色变,开始对所有管控程序轻车熟路。于是,疫情下隔离,封闭的日子常态化起来。但是,生活仍然不失鲜活,不乏看点。核酸检测做得多了,排队场景见得多了,也总结成了朋友圈的梗,忍不住感慨系之:不是去做核酸,就是在去做核酸的路上。
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自从市里石破天惊地发现了第一例阳性病例,并不可遏制地出现了第二例,第三例以后,我们镇便迅速地开启了做核酸模式,虽然这样的全民核酸检测说不清做了多少次,仍可算得上是一个盛况。
规定时间是八点到十二点,介时便举镇出动,不约而同,像是赴一个集会,打招呼的常用语从“吃了吗?”临时换成了“做了么”。
采样点设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式的几个小房子里,塑料薄膜封窗,只露出两个小口,一个用来登记身份信息,一个用来采样,里面的工作人员照例全副武装,严谨得一丝不露,外面的防疫人员套着防护服,显得白胖可爱,最可爱的是他们的态度,时刻都意识到自己职责所在,指导居民们怎样出示身份证或健康码,虽然测得多了,熟能生巧,大家对流程早已心知肚明。时刻不忘维持秩序,要求人与人之间必须相隔一米以上,并且他们提前划了白色的醒目标识。由于秩序景然,效率就很高,即使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也很快就轮到了,轮到我的时候,旁边正观察着的工作人员大概觉出我不是当地人,特别走近,热情地教导怎么举着身份证,而避免与里面的医生接触,他现身说法,亲自示范,使我受宠若惊。不知怎么,我对这种彼此不识真面目的,有点距离的交流更感自在,一层口罩似乎遮蔽很多微妙的隔阂,只留下真诚的眼神。
采样很轻易,摘下口罩,张开嘴,还没什么感觉呢,就已经完成了,迅雷不及掩耳。想起在布拉柴维尔国家实验室做核酸,高大健硕的当地医生,眨着翘睫毛的大眼睛,示意我们喊“啊!”于是现场便响彻了不同的“啊”声,喊得不合格的,变成了一连串的咏叹调。弄得我们很紧张,有的甚至被采得欲呕。
人们像流水一样,鱼贯而行,自然顺畅。队伍在不断地延长着,又在不断地消逝着,后来的人很快就成了先行者,先来的转眼就成了局外人。无论队伍排得多长,都见惯不惊,都默默地加入进去。
做核酸检测的通知再也引不起多少波澜,还没有停水停电的通知更让人震动,一听说明天做核酸,便很轻松地说:那就做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