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
第7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得主《寄生虫》,虽又是一部对韩国社会现象的揭露,富人与穷人的的社会现状的展现,但叙述地不那么真诚,没看出对穷人阶层的尊重,也没能看出富人的贡献,导演用力太猛,有的情节看起来更是太过于急转。
穷人们成功地潜入富人的家庭,并顺利地在富人家‘寄生’,而富人家却因善良未有怀疑……这很难想象是出自大导演奉俊昊之手。
看完影片,给自己带来的整体感受是不错的,‘穷人不是一下子就低贱了,富人也不是一下子就高贵了,这都是被环境慢慢地影响出来的,想去改变却有心没力,这应是最令人难受的地方……最后明白了,好好赚钱才是王道,买下那栋房子,为了父母,也为了自己’。

穷人们喝着威士忌,饮酒赏景,这应是他们人生的巅峰体验,幻想着未来一切的美好,讨论着他们眼中的富人。
‘这一家人真的很好骗吧’‘太太很单纯又善良’‘不是有钱却很善良,而是因为有钱所以善良’
确实是有钱了所以善良,有钱了也就意味着有了更多的选择的自由,你有能力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说‘不’,有机会去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更有可能去改变周围的环境甚至可以喊出一声‘要去改变世界’。
每个人都曾有过改变世界的想法,但渐渐地都失去了声音,不是喊出来的少了,而是普通人喊出这一句,很快就会被其他浪潮所淹没,根本没人会去注意到;而路边的乞丐天天在喊着‘我要改变世界’,路人更多地会回头骂一声‘SB’。
不少鸡汤类的软文都会写‘月入1w和月入10w的差距在哪’,这差距不是明摆着的么!只要有了钱,自己就会去做很多很多的事,随随便便就能罗列出一张纸,但大多情况下是这张纸上的事却从未减少一件,甚至可能是一直在增加。
‘有着不同凡响的愿望,却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死靠,最终也就变成了普通人其中的一员。’这是我曾看到的相当扎心的一句话。很多人抱怨没遇到好的时代,好的时代机遇一直都在,不过是为它做准备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少一个多一个人没啥影响而已。
‘二八原则’告诉我们,80%的财富聚集在20%的人手里,当然那20%也是算多了。我们潜意识里就认为‘有钱人的世界是勾心斗角的’‘越是有钱人越小气’……因为我们在不经意间就会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其实有钱人的真实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不知道的,没体验过就不要去瞎评论。
耳边依稀想起富人和渔翁的对话?富人和渔翁这时都在沙滩上享受着日光浴……
富人:‘你除了出海捕鱼,还会做什么’
渔翁:‘钓鱼,而且干的很好’
……
富人:‘你可以一个月不捕鱼么?’
渔翁:一翻白眼,‘你想饿死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