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读书剽悍读书营

懂得了很多道理,就是做不到,怎么办?

2018-12-27  本文已影响3人  惜惜
懂得了很多道理,就是做不到,怎么办?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1

你还记得吗?小学学过一篇课文叫《小马过河》,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天,老马叫小马驮半口袋麦子到磨坊去。小马很高兴,驮着麦子就往磨坊跑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它的去路。

小马心里很害怕,不敢过河。它问河边吃草的老牛:“牛伯伯,这条河我能过去吗?”

老牛告诉它:“水很浅,能过去。”小马正准备过河。

可是一只松鼠却告诉他:“水很深,河水会淹死你的,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在这河里淹死的。”

小马不知道怎么办,于是跑回家问妈妈。

妈妈告诉它:“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小马跑到河边试着过河,很快就过去了,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怎么样?听完这个故事,你是不是明白了:懂得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一生?因为你光是知道了,并没有去试一试,去实践。

2

为什么知道了这么多道理,还是做不到呢?

有这么一个心理实验,研究人员找了一群爱画画的小朋友,并把它们分成了两组。

研究人员对第一组小朋友说:“画画需要多练习,画得多的小朋友可以获得零食奖励。”对第二组小朋友说:“画画需要多练习,画的多,才能画的更好。”

接下来你猜猜看,哪一组小朋友会完成更多的画画练习?很多人可能都会说:“肯定是第一组小朋友,因为有奖励,更有动力。”

可是,你知道吗?结果正好相反,第二组的小朋友比第一组的小朋友画的整整多一倍。

这个结果太让人意外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第一组的小朋友是为了获得奖励而画,这是一种外在动机。第二组小朋友是因为喜欢而画,这是内在动机。

上学时,有一些同学,父母没有奖励什么,仍然学习很好。有一些同学,父母承诺考得好就能得到奖励,可是成绩仍然不好。

这就是动机不同,有内在动机的同学,没有奖励仍然热爱学习,而没有内在动机的同学,即使给以奖励,效果也不会很好。

同样的,懂得了一个道理,但是动机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而且相对于外在动机,内在更能激发我们的积极行为。

3

你发现了吗?回到问题上来,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自己的内在动机,常常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外在动机上。

举个例子,作为门外汉,我很羡慕程序员,他们写出这么多代码,实现不同的功能,感觉很厉害。而且工资也不低。

可是真的让我来学习,看了两次,我就学不进去了。因为我是出于外在动机,关注的是做这件事看起来很酷,还能获得不错的回报。我并不是喜欢做这件事本身。

我们只有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内在动机上,我们才会有动力,长期坚持,去实现我们期待的改变。


4

找到内在动机,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想想你想成为的样子,找到一个榜样人物,看看他是怎么做的?模仿着去做。

比如,你想成为社交达人,那看看你身边有谁算得上是社交达人,看看他是怎么和别人聊天的?他会聊些什么话题?他的语气怎么样……

然后,把自己想象成社交达人,像社交达人那样去聊天。

当然,一段时间内,最好针对一个改变去努力,多了注意力就分散了。

总结一下,懂了很多道理,就是做不到,怎么办?

想要改变,得找到自己的内在动机,把注意力放在内在动机上。

想要实现的改变,要用实际行动去体验,找到榜样学习。

文章首发于个人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