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物想法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

2020-01-30  本文已影响0人  爬树妖精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终于读完了由史蒂芬·柯维先生著作的《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该书曾被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书籍之一,也一直高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长达七年。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表明,第一个习惯是:积极主动。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习惯,意思就是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某些事情的发生从而左右我们,使我们在冲动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判断。作者在书中为我们介绍了目前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三种决定论。

第一种是基因决定论,可以理解为我们的爷爷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如果我们情商低下、脾气不好,那就是爷爷留给我们的基因不好。在我看来这是我们拒绝作出改变的借口。

第二种是家庭决定论,可以理解为是父母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举例说:如果父母在我们幼小时对我们过于严格,且不认可我们,对我们缺乏鼓励,那我们很有可能会成长为一个极度不自信、缺乏自我认同感、不敢在公众面前谈吐的人。

第三种是环境决定论。可以理解为我们的朋友、爱人、工作同事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作者认为:这三种绝对论本质上都是【基于一种刺激方式,带来对应的反馈】

我完全赞同这种说法。

于我而言,要想成为高效能人士,那么在这些环境里我应该具备的、也是最基本的习惯就是积极主动的去解决。

第二个习惯是:要事第一。

我们在做事时往往缺乏优先级的考虑。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两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1 仔细审视自己目前的状况,有哪些事情能够彻底使你的境遇得到改观,但是你一直没有去做?

2 有哪些事情能够彻底使你的职业生涯发展得到优化,但是你一直没有去做?

这两个问题我都深有感触,我的老板及运营总监都是英国人,我的上司是个菲律宾人,在职场上,我深知学好英语能让我更上一层台阶,能更好更方便的与他们交流沟通,学好英语也很有可能改变我的职场发展路径。但就是控制不住会在下班后不停去的刷剧、看抖音等,手机就好似生长在我的身上一样,但我还是去做一些表面看起来很努力的事,所以那段时间我一直深陷“穷忙”中。

我会给自己设定一些相对来说精细化的目标,但最终的结果就是:计划很完美,现实很骨感。因为我忽略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我们知道疲惫,因此我认为,最好的时间管理就是有效执行“要事第一”。我们不应该给自己安排相对精细化的目标,我们应该明白一天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然后去做的完美。

第三个习惯是:双赢思维。

作者在书中建议采用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双赢过程:首先,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思考他的诉求和顾虑。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顾虑,有时甚至需要比对方理解得更透彻。其次,认清双方存在的主要矛盾。再次,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最后,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方案。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举个例子:一个披萨店的员工在工作时接到一个投诉电话。客人订购的两个十六英寸的披萨被打翻了,而且送到客户家里时已经彻底凉透了,那么请问你要怎么处理?

这个员工就很聪明,立即添加了客人微信后,附带着这么一句话:您好,感谢您的选购,您的问题我也很了解的,我现在来帮您解决好吗?另外如果方便的话,请您附带一张披萨被打翻的照片给我好吗?

当客户把图片发过来后,这个员工仔细的观察披萨受损的严重程度后给出了对方两个解决方案。第一:披萨在配送途中由于骑手颠簸的原因而导致了您的披萨受损,我们也已经与骑手进行了沟通,骑手对此感到非常抱歉,他愿意承受餐损的百分之五十(因为餐损并不是很严重)且会再次进行送餐培训。

第二:我们现在立马帮您再制作两个新的披萨,这会由餐损骑手承担费用并配送。

最后客户选择了第一种方式,还给予了商家五星好评,之后更是在朋友家人面前强推这家店铺。

这就是双赢思维的魔力。

另外的四个习惯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先关注我,我们明天接着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