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的力量
“慧慧,我最近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做指甲,我也想做!”……前几天,一个盆友跟我说道。
大多数情况下,人类的行为会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令他们深深认同的人。据说,这个原理已经被学者们研究了几十年,而且受到它强大威力的影响不止人类。鸟儿、牛、鱼都喜欢成群结队,群居性昆虫也爱扎堆儿。“看到别人在做什么”的力量,是如此基础,至于没有大脑的生物也如此。
社会认同的力量,往往会超越理性,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可是,从众的力量也有好处,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跟着大家做是没错的。
自己也想跟别人一样!无非就是想尽可能地做出高效的正确决断,获得他人的认同,用积极正面的角度看待自我。
最近有个电影的票房特别高,有家餐厅经常人声鼎沸,盆友都觉得这件衣服适合我……在这个忙碌而又信息量超载的社会,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无疑是通往明智决策的一条捷径。
如果,希望人们去做某件事,就引导受众去关注的那个行为,是被普遍接受、并且是你希望他们去做的。
和其他国家的税收一样,英国有太多的国民没有按时提交纳税申报单并缴费税款。多年来,各种各样的通知信函发出去,却收效甚微。这些做法中,大多数都在强调,如果不按时提交表格和缴税会遇到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利息费用、滞纳金以及吃官司!但对更多人来说,这这传统的方法不起任何作用。
因此,他们只在标准版的缴费通知单函里做了一个小改动:把按时纳税的真实人数(一个相当大的数字)写上去了。
看到绝大多数都在按时缴税这个事实,会激起人们想要跟别人一样做的愿望。当然,绝大多数人大概都不愿赖账不还吧!毕竟,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步伐,就很有可能得到他们的认同,扩大人际圈的概率也会增加。
在那条信息面前,通过缴税来跟随大多数人的行为,会帮助自己重塑正面的自我形象:我是个好公民!
就如前几年还在读大学的我,因为要去西藏玩。同时又担心自己体质弱,于是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半小时,,持续了一月后,我的室友一个个都加入了锻炼的行列!当然啦,她们的锻炼的目的却各不相同:“为了减肥”、“为了保持现有的体型”、“为了完成一年一度的体育达标测试”、“为了人多热闹”……
虽然人们有从众心里,一般却不大善于辨别自己行为的因素。所以,如果想让别人做某件事,那就简明而诚实地指出,大多数人跟他们类似的人都已经在这样做了。
虽然,在类似的场中中,这些方法都合情合理,但也不排除有的人会有意地避免从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