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从洛可可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画面结构和人类视野》之29

2023-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孤鹰寒鸦

29、从洛可可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画面结构和人类视野》之29)

巴洛克风格绘画主要特征来自“卡拉瓦乔圆环”和“卡拉瓦乔明暗对比”,前者是画面上人物形体头部,脸部,甚至全身各部位,都呈现小圆环特征,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画面上主要人物和景物的空间位置关联,构成有形或者无形的圆环结构,甚至大环套小环,小环穿大环,一环又一环,使得整个画面各处都滚动不已,场面也显得轰轰烈烈,喧闹奔腾!

而后者,则通过用光的技巧,造成画面在视觉上的一种强烈对比,冲击观者的感受,此风格后来主要用于肖像画,在画面人物的背后,布上一重目光无法穿透的幕布,好像在现实生活之后的某种神秘背景,対之,人们通常无法解析但也不曾深刻追究,而只看到它的暗黑厚重,感知它的深远如渊。

我想,卡拉瓦乔把画面表现成明暗对比,可能是受舞台剧上用光风格的影响。如果是在密闭空间里表演,自然光是不够的,尤其是晚上,根本没有自然光线,所以,舞台需要有人造光的辅助,甚至以人造光为主。

人造光,必须集中在主要人物的身上,甚至要突出主要人物的容貌和表情,所以,明暗对比的风格,确实有突出画面上人物的效果。

洛可可风格出现在巴洛克之后,也深受巴洛克影响。但洛可可风格基本上没有了“卡拉瓦乔的明暗对比”,在用光上,倒是吸纳了古典主义那种普照天地上每一个角落的“神光”手法。

洛可可风格继承了巴洛克风格里那种画面上各处都旋转飞扬,整个画面就如脱兔般奔腾的喧哗,但加入了一些明显女性化的细腻,婉转,和玲珑纤巧的可爱成分,有时候还有一丝隐晦或者明示的轻浮,甚至淫欲意味。

一般认为,洛可可风格绘画是从法国画家华托(1684-1721)开始的,到了布歇(1703-1770)达到高峰。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P454有图298,是华托所作《游园图》(约1719年)。这幅画上,一群年轻的男女,围坐在小树林里,享受着青春美好时光。整幅画的结构上,符合“希施金林木之窗”(“耶稣之窗”的变体)构图,这种构图是描绘一个特殊角度所看到的情境。也就是在茂密森林与开阔地带交界处,从森林内部更远方看向敞亮的森林外部时候,一路所看到的森林内部情境。这种情境显得既神秘,而又富于想象,似乎那开口的外部,是一个未知的未来。

从画面人物形体看,还有很强的“卡拉瓦乔圆环”痕迹,尤其是人物头部和脸蛋,个个都像一个个的小乒乓球。但总体上,画面并不很喧闹。

我觉得,这幅画应该不算是典型的洛可可风格作品,仅仅在画面呈现出的氛围上,有一点安逸享乐的味道,这倒是洛可可风格所追求的效果。

最能代表华托洛可可风格的作品应该是另一幅画《发舟西苔岛》(或者汉译为《西泰尔岛的巡礼》)。这幅更有名气,在网上随便就可以搜到。

我们在前面之所以在好几个地方,都提到贡布里希的这部名著《艺术的故事》是有缺陷的,就是因为,它不仅仅在理论构架上不够深刻,更加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就是在它讨论过的画派与画家上,这本书有时候也会避重就轻,没能收录相应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或者代表作品。

《艺术的力量》一书的一些缺陷,也许跟作者贡布里希个人的情趣偏好有关。对于他喜爱的画派或者画家,就多说一些,对于不喜欢的,就少说,甚至不提。我写这个系列,当然也有同样的问题,艺术史的内容极为庞大,任何讨论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我觉得至少应该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支撑着整个讨论的进程,而过程中涉及到哪些流派或者艺术家,应该把因果关系讲清楚为好,收录的作品,也应该能够帮助分析到位,同时也是有代表性的为好。

了解洛可可风格绘画的特征,还是要看一下法国洛可可艺术风格大师布歇的作品。在网上很容易找到布歇的很多画作。

除了画画,布歇还是当时最时尚的设计师,为当时号称路易王朝第一美人,而且才华横溢的蓬帕杜夫人设计女服和装饰品,布歇设计的图案为当时出入宫廷的人们所热仿。

顺便说一下,网上有很多洛可可风格的家装和家具设计,还有大量洛可可风格的饰件,有的看上去确实令人爱不释手。

跟之前风极一时的巴洛克风格相比,洛可可风格属于是宫廷和贵族的新型奢华娇淫,而巴洛克风格则是教廷与信仰权势阶层享有的旧式雄豪骄奢。前者体现的是世间凡俗女性的娇柔轻浮,后者则体现了信仰世界里男性先天具有的雄强傲野。

巴洛克和洛可可二个风格艺术作品风行了差不多二百年,当时肯定也会有很多人厌倦这些傲慢骄奢或者娇淫无度的艺术作品。

我们知道,之前在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审美理想占据艺术领域的时候,就出现过反古典审美理想的样式主义,从中脱颖而出了格列柯的表现主义和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以及巴洛克风格。

在洛可可风行一时的时候,一些艺术家开始了新探索,或者从更早的古典传统里继承和发展出超越古典的新古典美,比如以大卫,安格尔和布格罗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或者延续卡拉瓦乔和荷兰小画派的现实主义风格,比如库尔贝和米勒;还有人则从新古典主义分支出来,保留了一部分新古典主义的风格要素,加入自己的新理想要素,从而开创一个新的艺术流派,比如席里柯和德拉克罗瓦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等等。

我们用几个作品做一下对比。

巴洛克的代表人物鲁本斯有一幅著名的画作《美惠三女神》,在网上可以容易搜到这幅画。这幅画总体上是“耶稣之窗”构图,但三女神形体占据了几乎整个画面,我们可以透过左侧女神的身体边缘,看到远方“利维坦视野”的地平线。

三女神形体上的各部位,头,肩,乳房,腹部和臀部等等都是典型的“卡拉瓦乔圆环”,三女相互执手扶肩,形成一个大圆环。画面的光线处理显然不是卡拉瓦乔的唯一光源,而类似于古典主义的全面普照的“神光”。尽管女神全身赤裸,但给人的感觉似完全没有后世洛可可风格里的那种对人类欲望的诱惑。

在网上搜索洛可可画派,你可以看到很多画面上的女性,不管是女神还是俗世女人,她们或者全身赤裸,或者半裸,个个娇艳玲珑,肌肤娇嫩得吹弹可破,其中以法国画家布歇的作品最为典型。

布歇被称为“一位将洛可可风格发挥到极至的画家,”他画了很多女神,个个都堪称人间尤物。作为对比,我们选一幅画《沐浴后的狄安娜》。画面上,构图类似于“洛兰之门”,用光突出了二位女性胴体的白皙柔美。从人体形体上看,还略有“卡拉瓦乔圆环”的痕迹,但完全没有鲁本斯《美惠三女神》那种壮硕臃肿,而是娇小玲珑,可爱得仿佛触手可及。

洛可可风格绘画的一个突出特征,不仅仅在于画面人物的描绘上,更在于围绕人物的环境。洛可可的画面环境也总是被画家神手所修整,总是跟画面人物一样宜人可亲,总是既高贵而又暧昧无穷。

驯服环境,使得画面人物不管处于什么情境里,都仿佛在自己的闺房或者私密处所,或者为自己所控的舞台上。这是洛可可画面美的秘密,新古典主义显然继承了洛可可的这个特征。但新古典主义风格画面舍去了洛可可风格画面上是轻浮淫荡的意味,画面人物也不再仅仅显得玲珑可爱。

同样地,在网上搜索新古典主义绘画,你可以看到很多至美的画面,无论是画面人物还是画面环境,都极为理想化地美好。

我们前面提到过安格尔和布格罗的作品,还做过一些画面构成分析。总体上说,新古典主义的画面之美跟古典时期的画面之美对比,新古典画面上的女神更有人性,而画面上的俗世女性却也更加理想化到女神的程度!

有些艺术家,显然已经厌烦新古典主义风格里千篇一律的至美,开始展示人类生命在各种情境下的真实情绪与情感,尤其时候某些极端情境下的强烈情绪。这就出现了浪漫主义风格画派。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谈到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时候,拿二个画派里面二个典型画家安格尔(1780-1867)和德拉克洛瓦(1798-1863)进行对比。二个人年纪相仿,几乎同时逝世,所以他们的巅峰时期应该是重叠的。

据说,德拉克洛瓦有“浪漫主义的狮子”之称,他曾经十分崇拜提香、鲁本斯、委拉斯开兹、伦勃朗,但最终他的浪漫情怀和奔放自由的灵魂,催促他超越那些前辈大师,在题材选择,画面用光用色,尤其是画面结构上,更加体现人类内心里飞逸的自由与激情!这样大大不为当时把控画坛话语权的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的业内权威们所待见。

德拉克洛瓦最著名的一幅画《引导民众的自由女神》(或汉译为《自由引导人民》),首先这幅画的题材,就一反当时体制内的新古典主义的倾向性。画面上,女神高举旗帜在画面正中偏右的位置,后面跟随着挥舞刀枪的民众。画面结构是向右前面倾斜的,仿佛要压向右前方的敌人!地面则尸横遍地。

此幅画面上的用光,也不是卡拉瓦乔的单一光源,而且是不设光源。这让我们想起格列柯画面上每个形体都各自有自己的光源,按需取光,正是表现主义的任性。这一点上,浪漫主义是不是吸收了表现主义的主观性?只要能表达内心情绪,哪管什么真实不真实!但浪漫主义还是遵循古典美理想中的人物形体在视觉上的稳定性真实。

人物形体在视觉上的稳定真实,是印象派出现之前,除了“格列柯隐流线”等少数画家的作品之外,包括古典美的理想,巴洛克,洛可可和现实主义等画派的共同特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