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倾听,与孩子共情
今天阅读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第二章中两篇文章《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一)听话未必是好事
1.听话的“好孩子”,易有两个恶果
一是叛逆期推迟
案例中的31岁经理大学时叛逆,36岁的男士离婚辞工作,还有之前案例中的一个著名钢琴家突然不再弹琴了,如此种种,他们都想为自己而活,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不想让父母一辈子控制自己。也就是说,这些孩子的父母,曾经一直让孩子按照他们的安排学习生活,从不给孩子独立的空间,严格抑制孩子的叛逆, 所以在孩子正常的叛逆期,没有叛逆,不是件好事,反而更令人焦虑。
二是缺乏生命力。大多数“好孩子”都有一种通病,就是缺乏激情。因为他们日常的努力和学习都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这种刻意的努力是一种强迫性的努力。一当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和爱好,显得冷漠的时候,我们要提高警惕,要懂得孩子背后,他对生活丧失了热情欲望动力的原因。如此看来,我们又为何非要让孩子活成我们心目中听话的好孩子呢?
2.为防止青春期的孩子陷入抑郁症的建议
一是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使孩子走向成长和独立的必然阶段。作为父母,我们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的独立,接受接纳不完美的孩子。
二是给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青春期的孩子会时常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我们明白他们心理变化的特点,就能够坦然的接受孩子偶然的异常行为,也就不会过于焦虑。
三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从对父母的崇拜依赖转变为其他新的偶像。这种心理的转变会让孩子不再事事都听父母的话,我们做好这这样的思想准备,明白孩子这种心理转变背后的一些积极意义。每一个孩子的天地不可能只局限于我们父母,所以,他们有新的崇拜的人生的榜样,也不是什么坏事?
四是不要对孩子偶尔出现的叛逆行为大动干戈。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我们要反思自己是否对孩子控制太过严密, 因为孩子的叛逆行为是对父母控制欲望的反击。
五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要把孩子推向独立的世界。当孩子当孩子表现很乖,很听话,反而是我们父母应该感到担忧和焦虑的时候。因为我们看到孩子听话的表面,其实潜藏压抑着很多愤怒和不满。
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达愤怒,而好孩子则容易将愤怒憋在心里,最终攻击自己。
让我们与孩子的心灵情感建立链接,给他们足够的相信,努力让他们独立成长,让他们自己去体味生命的酸甜苦辣,最终成为他自己。虽然这种理想化的状态要达到很难,但是最起码我们不再期待孩子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观点和尝试,做自己!让他们清楚听话不重要,因为不管是否听话,我们都和他们在一起。
(二)学会聆听,与孩子共情
读完文中开头一位焦虑妈妈的书信,我仿佛见到过不少类似这样的孩子。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寻找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也就是说,父母要先自省,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的干涉过多?或者说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对?而不只是紧盯着孩子的问题,甚至是放大他们的叛逆行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叛逆,是为了尝试自己的力量,试着为自己的事情做主。
当孩子向我们倾诉倒苦水的时候,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耐心的和孩子沟通,先理解他们的感受,然后再和他们一起决定该怎么做。孩子感受到他自己被理解时,自然而然就会放弃那些极端的行为。
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就是说当孩子确实有错误,需要纠正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坦诚的询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的感受,最后利用恰当的时机,在孩子自然地想倾听的时候才给他们讲道理。
都说否定教育,是世间最毒的药!它披着爱的外衣,却深深伤害着我们最爱的人!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是在这种否定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并虔诚地用它来教育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