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脑

如何验证内心的假设

2018-09-2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纳不老

我们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重大假设。因为这些假设通常都是藏得很深,我们不自觉的就会把这些假设当做事实。

但一旦它们被看到,被带到意识中经受理性思考,它们对人心理的隐形操控力就会被打破。所以,想要改变,就必须要先让自己看见这些假设。

那怎么看见它呢?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陈海贤老师介绍的,他说你可以通过问自己三个问题来找出隐含假设。

第一,那些跟你的目标相反的行为,带给你的好处是什么?

第二,如果你做不一样的行为,你最担心别人会怎么对你?

第三,为什么阻碍改变的行为,所带来的好处是必须的?如果没有这些好处,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就像之前的例子中,小方越到考试越放纵的行为,带给他的好处是考差了也可以给自己找借口。但如果他认真了,就会担心考差了会被别人觉得是能力不行,会被嘲笑。

所以他的重要假设就是:如果认真复习了,还考不好就会被嘲笑。这里用的“如果……就……”句型,就是寻找假设的常用归纳。你在寻找自己假设的时候,也可以试着用这种方式。

另一种方法是逻辑学中的方法,我称之为寻找大前提。比如这句话“我是人,所以我会死”。可能大家都觉得没什么问题,但其实这句话构不成一个完整的论证。它缺少了一个大前提,就是“人一定会死”。只是这个大前提被我们当成了常识,我们都默认了人一定会死。

但很多人也会把一些并不合理的事情默认为事实,成为自己的隐含假设。比如小李毕业后留在小城市工作,但跟别人说了很多次他很想去大城市找份好工作发展。可当别人问他你这么想去为什么不去大城市的时候,他的回答却是:能力不够、性格太内向。

他这里的隐含假设就有好几个。比如:能力够的人才能在大城市发展、大城市才有好工作、性格内向的人不适合在大城市生存等等。这些都是大前提。举个完整的论证就是:能力够的人才能在大城市发展,我能力不够,所以我没去大城市发展。

所以,想要改变就必须先看到假设,但只是看见隐含假设也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一些方法,来实现行为上的改变。

第一种寻找假设的方法认为,改变的本质是通过做不一样的事,来获得新经验。然后再去验证这些新经验是否合理。

就像行为科学家一样,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新行为,来测试这些基本假设。这得是一种有支持的探索,既需要你勇敢,也需要安全和可控。

比如前面的小方可以先设想,按他的预期,考试前认真了复习会有什么结果,他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就试着认真复习,等考完试后再来对照他真实的经验,看和原先预期的有什么不同。

而第二种方法认为,找出其它可能选项就能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比如上文中的小李觉得大城市才有好工作,但他实际上可以试着收集信息寻找本地的好公司好工作,这就是其他的可能选项。

总结而言,我们常常会把一些隐含假设默认为事实,导致无法做出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发现它,一种是陈海贤老师说的回答自己的三个问题,另一种则是寻找大前提。然后根据他们对应的解决方法,去解决问题实现改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