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寿光‖千年国兴寺默默守护人

2023-07-21  本文已影响0人  卜祥山

前几天文友周梓朔老弟打电话,说正在田家驻村,可以来田家村的国兴寺看看,前几年也来过国兴寺,只是没能进寺观瞻,这次采访了田家村的田来庆老先生,听他讲述了他所了解的国兴寺,打开寺门,见到了国兴寺旧物,汉白玉的“北齐佛座”。

我们现在见到的国兴寺,是2003年由田来庆老先生发起筹建的,得到了村人的拥护、响应、和支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历时月余,根据旧时模样复建寺庙,并且在佛座上重塑佛像,又现白石佛的宝相庄严“高阔丈余,如玉縝,如脂凝,螺发轮掌织悉毕具”。并且亲自写了“重建国兴寺碑铭序”。

有时志书的记载也不一定“准确”或者“确切”,民国寿光县志记载:“国兴寺在县治东南三十五里田家庄子。白石佛像高近二丈,殿宇久倾圮。土人以砖绕佛身甃之。旧有六朝时佛座题名,今移置管村。佛身东南隅有明万历间重修碑,西南隅有清安太史筼所撰碑铭”。在与田来庆老先生交谈中,他给我们讲述了志书记载之外的“国兴寺”。比如县志中的这句话“土人以砖绕佛身甃之”,以我们的理解就是用砖把佛像围着砌了一圈,田来庆老先生说,“不是用砖砌了一圈,而是一座小庙,底下用条石,上面用青砖,现在建的庙就是模仿那个庙的模样建的,只是那个青砖庙还要小一些,刚刚能把佛像罩起来”。

比如这句“佛身东南隅有明万历间重修碑,西南隅有清安太史筼所撰碑铭”,田来庆老先生告诉我们“除了寺庙和石碑之外,庙前还有两棵古槐,古槐一大一小,听老人说大的古槐是唐朝的,一千多年了,树都空了,大概是1958年吧,树上落了个夜猫子,有人点火想把夜猫子烧下来,结果把古槐点着了,夜猫子没烧着,古槐烧毁了。那棵小的古槐更神奇,树洞里藏着一条长虫,拿着砖头敲树洞长虫就会露出头来……1958年“大炼钢铁”两棵古槐成了大炼钢铁的柴禾。1966年“破四旧”拉倒了白石佛,砸成了白石子”。

至于“明万历间重修碑,和清安太史筼所撰碑铭序”这两通石碑的下落,田来庆老先生说“这俩碑拉走建了桂河桥,前几年修308公路扒了桂河桥,我去找那两块石碑也没找着……”。

县志中还记载了国兴寺的几次重修或重建,“宋熙宁、元大德、明万历、清康熙”。但是田来庆老先生提供的信息是,国兴寺在咸丰年间还重修过,至于是不是最后“土人以砖绕佛身甃之”的小庙他也不清楚,但是他清楚的记得“1966年在破四旧立四新的形势下,将庙宇扒掉,佛祖神像拉倒,砸为碎石子,把仅存的两块石碑建桥用掉。从此庙宇神像佛祖皆无,只留下遍地石屑碎砖还有一个佛祖神像站立的一个土台……”。

现在的国兴寺,已经恢复到“土人以砖绕佛身甃之”时“青砖小庙”的旧模样,甚至还比以前他们小时候所见的旧时国兴寺还要宽敞一些,谈到重建国兴寺,田来庆老先生一脸满足又有些遗憾的说“03年我们筹建国兴寺,那时候经济条件不允许,所以庙也盖的小了一些,要是现在的话盖的还带劲……”。

现在的国兴寺遗址已经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国兴寺旧物的“北齐佛座”印证着国兴寺的历史久远。田来庆老先生作为国兴寺的守护人,倾注着心血、热情,保护文物的同时还不断丰富、完善、挖掘、整理着国兴寺历史;讲述着国兴寺的故事。

(寿光老卜图文原创)

田来庆先生

国兴寺

北齐佛座

北齐佛座

田来庆老先生写的《重修国兴寺碑铭序》

与田来庆先生合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