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说

永远的家乡,骗人的远方

2016-10-07  本文已影响45人  门前柳树

2016年,10月,今天3号,也就是说两天前,是祖国的生日,也不知道为祖国庆生的人有多少,我只知道高速路上人挺多的。

十一黄金周,没有回家,没有旅游,看着生活好像单调了些许。上午约见了几位朋友,都是未来的社会精英,年纪轻轻已经走在了很多同龄人的前面了,因为当很多人在高速路上聊天吹牛的时候他们还在为自己的事业加班,偶尔通过手机看看新闻,发现人好多,然后默默的笑一笑,继续干起了自己的活,忙碌中的安逸,略带焦急的眼神也会放松不少。

此时此刻,我一个人,在母校的校园,一台笔记本,两部手机,没有鼠标和键盘,加上一杯水,就这些了。东苑二食堂的二楼,还是原来的布局,棕紫色的沙发,曼哈顿时尚快餐也在,当然这里不能不提的一对有一对的情侣,卿卿我我,也只有大学里才会这么安逸和轻松,不用考虑明天我要干什么,管好今天就行,诚然这是一个共性。

时间拉回2007年,那年我上高中,真正意义上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也是自己走出家乡的又一步。还很清晰的记得,当时进入教室时的卑微和不安,因为害怕一点错都不敢犯,虽然我至今也很难说清在害怕什么,只知道我没有太多机会了。

时间再往前,从小听到大的话,最多的是“你是给自己读书”、“不读书你只能种地”、“考不上大学没出息”……我想会有好多人会有一样体会,小时候会感到烦很排斥,长大后才明白这些话是多么的透出的是无奈和心愿。

从听着“别人家的孩子”到一度自己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心里逐渐多了一个地方,它的名字叫远方,虽然也不知道远方在哪或者远方有多好,只知道肯定比家乡好。高中的时候以为到了远方,可是并没有发现那里有多好,每天就是学习,起得早睡得晚,还没有周末,我想一定是搞错了。于是我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努力学习,为了远方,其实也是为了父母的远方,隐约间父母占了更多,因为我知道长大了就没有理由让父母再次失望。

2010年,终于在亲戚朋友的祝贺声中,父母的道别目光中,我踏上了去往远方的列车,我不知道父母看着离去的儿子,父母的心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受,只是我越长大越回念,也越复杂。

列车快速的开向东边,离家越来越远,透过车窗,送别家乡的太阳,迎来旅途的月光,一觉醒来,看到了东边的晨曦,中转首都北京,乘坐高中听说过的城际列车和谐号终于落脚天津,一个到目前我生活了6年多的城市。到达这里的那一刻,我相信我是兴奋的,因为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大浪淘沙……

好奇,新鲜,当然还有酷热,相对于家乡的小县城,这里太繁华了,于是下了决心,我要不虚此行!

“漫长”的大学生活,我很自豪的说我没有虚度,很多时候也是早出晚归,穿梭在校园的各个学生活动场所,也记不清了,参加过多少次学生活动、熬过多少个夜晚。从学生会干事,到部长,再到主席;从勤工部组员到组长,再到部长,都坚持过来了,这一切我只是想证明我可以,很庆幸我真的可以,最自豪的是自己在大三的时候成为了新生班主任,那是我大一时默默许下的誓言。

大学的一切很顺利,拿到了大学生的几乎所有荣誉,奖学金这一块除外,有点差强人意,自己创办的“工大达人秀”已经到了第五届了,而且成为了全校热点很高的学生活动,也游离于校外赚到了很多生活费,也是那一切,我有点自满了,需要反省和认识自我,尤其是工作了两年多之后,更加觉得有必要驻足思考。

时间再次回到敲着文字的我的身边,坐在熟悉的沙发上面,思考着,耳机里循环播放着汪峰的《北京 北京》,虽然我是在天津,但是歌词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人们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和拥抱,寻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碎梦”!好有味道的歌词,形象生动。

朋友间三三两两的聚会,有人总是会流泪,也有人总是喝不醉,仿佛在倾诉给全世界。成长的代价就是你不得不扛起一切,坦然面对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偶尔靠着酒精麻醉自己,醒来后生活还得继续。

远方,家乡!在家乡看着远方,在远方想念家乡。远方成了家乡,家乡成了故乡,久了变成了远方。

看到了远方的风景,想到的只是家乡的黄土,而当经历了远方的暴风雨之后,甚是想念家乡的青瓦房。

假如真的可到多维空间,我一定找到开往东方列车之前的那块时间,赶在它之前告诉我不选远方,就在家乡。可以的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